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期刊
杂志简介
编委会
被收录情况
联系我们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投稿指南
常见问题
审稿中心
评审与编辑
审稿流程
更正与撤稿
出版声明
出版伦理声明
开放获取声明
下载中心
English
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9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3-02-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研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顶层设计 培养不同类型临床医学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武 艳, 朱 淼, 郭 蕊, 马 凌, 吴 萍, 朱庆双, 吴 浩, 路孝琴, 陈 瑞, 刘均娥, 王伽伯, 杨 红, 赵国光, 卢 洁, 吴英锋, 雷丽萍, 王宇童, 廖新生, 王松灵
2023, 9(1): 1-7.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01
摘要
(
1532
)
PDF
(810KB)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都医科大学作为北京市属唯一的重点医科大学以及全国医学院校中唯一获批全层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的学校,立足“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分类办学定位,主动应对现阶段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主要关键问题,加强顶层设计、积极探讨并实践不同类型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本文梳理分析了我国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完善等相关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首都医科大学的解决方案:①推进完善以“5+3”为主体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②探索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首医阶平班);③推进“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核心”的五年制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④推进以培养胜任能力的通科医生为目标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改革,建立分层递进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
高水平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探索——以首医阶平班为例
马 凌, 武 艳, 吴 萍, 朱 淼, 郭 蕊, 王宇童, 王亚军, 朱庆双, 廖新生, 王松灵
2023, 9(1): 8-13.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02
摘要
(
1575
)
PDF
(742KB) (
2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加快培养高质量、拔尖创新医学人才,首都医科大学依据健康中国战略对高端复合型医学人才的需求,以及学校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的定位,结合学校的办学理念、特色和基础,提出培养高水平复合型医学人才的新模式——首医阶平班,按照本科直攻学术型博士(PhD)“5+研究生培养阶段”一贯制的模式,培养具有拔尖创新能力和素养的医学领军人才。从培养创新能力、提升知识体系内涵、拓展国际视野到加强生源建设以及构建各项保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核心”的临床教育教学改革模式探索——首都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改革试点
吴英锋, 赵京红, 武 艳, 韩 芳, 李晓梅, 吴 萍, 朱 淼, 付 斌, 郭 蕊, 赵丽莉, 路孝琴, 王松灵
2023, 9(1): 14-20,27.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03
摘要
(
681
)
PDF
(3195KB) (
12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对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医学教学改革,国内外的医学教育工作者们做了诸多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项改革在临床教学推进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难以克服的掣肘因素,即临床科室的设置与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临床教学课程之间的不对称性。本文从器官系统教学改革的这个瓶颈问题出发,尝试探索一条从临床科室设置到临床课程的、完整的、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改革之路,依托首都医科大学潞河临床医学院进行试点,打破原有的临床科室建制和临床课程体系,以器官系统为基础,以疾病为核心,建立24个临床中心、4个临床医技中心、4个临床教育中心,形成新的科室建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为提升临床医学人才的能力培养提供有益的探索。
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模式改革
陈丽芬, 王亚军, 卢 洁, 武 艳, 吴 浩, 路孝琴, 金光辉, 王宇童, 廖新生, 王松灵
2023, 9(1): 21-27.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04
摘要
(
1251
)
PDF
(2837KB) (
2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高素质医疗卫生人才队伍源于高质量的医学教育。医学教育是连接“健康中国”和“教育强国”两大战略的纽带,新时代医学教育的核心目标与行动主旨就是通过内涵式的改革发展和高质量的连续供给,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的合格临床医师。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教育三部曲中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于现有住院医师培养模式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以胜任力为导向的住培分层递进首医模式,探索具体实施路径,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和改进完善,以期进一步提升住院医师培训质量。
人才培养
基于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的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刘宏群, 徐凌志, 滕亚然, 纪 爽, 闫志锋, 王丽菲
2023, 9(1): 28-32.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05
摘要
(
1336
)
PDF
(643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生物化学作为中医药事业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桥梁课程,在应用型中医学人才培养中发挥关键作用。但是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很难体会到课程价值所在,往往不重视本门课程的学习。通过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充分引入医学案例突出医学专业特色,探索生物化学知识在中医药研究领域中的应用案例,充分彰显“学以致用”的原则,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科价值,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为实现不断追求卓越的应用型医学人才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
修双玲, 付俊玲, 孙丽娜, 穆志静
2023, 9(1): 33-37.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06
摘要
(
698
)
PDF
(1886KB) (
2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医生是当前医学本科生教育的新目标。本文分析了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现状。笔者通过连续两年参与医学本科生创新科研项目的实施,开展了对学生“五步法”的科研培养,包括科研选题、文献检索、课题设计、课题实施、论文撰写。医学本科生通过科研培养,提高了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及综合能力,而教师进一步提高了科研能力,达到了教学相长的效果。笔者结合自己指导医学本科生创新科研项目的实践与体会,对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创新科研能力培养的成果和不足进行分析,为培养医学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提供一定的借鉴。
学科建设
医药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建设思考
王鸿蕴, 李 丹, 范霖杰, 李瑞锋
2023, 9(1): 38-44.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07
摘要
(
916
)
PDF
(1357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公共管理学科自1997年建设,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学科布局逐步完善,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MPA教育等形式均日渐成熟。医药院校公共管理学科最早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自1981年起,越来越多的院校依托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和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两个二级学科发展,发展进程参差不齐,未来的发展方向也亟需讨论并凝聚共识。本研究通过梳理公共管理学科发展背景与历史,结合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总结医药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面临的方向选择问题与发展困境,并结合行业发展特色与人才培养需求,提出医药院校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应突出行业特色、以学科交叉挖掘科学研究潜力、加强医药卫生管理智库建设、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规划、在人才培养中设计跨学科课程体系等建议。
课程建设
基于雨课堂的课程过程性考核
黄晓清, 郭学谦, 李姗姗, 黄菊英, 薛艳丽, 张海霞
2023, 9(1): 45-50.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08
摘要
(
213
)
PDF
(1551KB) (
62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理工科课程教学中,引入全方位、形式多样的过程性考核能够使教学动态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得到合理评价,并促进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主动学习,有利于教学相长。以医用物理学理论课程为例,将雨课堂教学平台的课堂授课、学习任务推送、在线测试、互动反馈、成绩评定等功能应用于各教学环节,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过程性考核方案。教学实践结果表明,考核方案的实施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优化的内容和丰富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效的信息化数据管理和有效的师生互动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改善,能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形势与政策课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探析
郭成博, 许 珊, 王 利
2023, 9(1): 51-56.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09
摘要
(
275
)
PDF
(1626KB) (
6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形势与政策是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形势与政策课程中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教学水平。本文通过探讨在形势与政策课中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的可行性,并以“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教学要点为例,介绍在形势与政策课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的教学实践。辅导员在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中开展社会性科学议题有助于提升授课教师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提升课程的理论性与针对性,符合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根本要求。在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中融入社会性科学议题是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有益尝试,有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落实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
个性化科研与工程训练课程思政教学方法探索与实践
张 璐, 梁 莹, 魏 婧, 耿新玲, 邓军民, 吴薇薇, 张 旭
2023, 9(1): 57-62.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10
摘要
(
1150
)
PDF
(1959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个性化科研与工程训练作为提升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科研素养与工程实践能力的启蒙课程之一,是本科阶段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思政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在激发学生科研热情的同时,有效地提升其思想道德水平,培养科研精神,在全面推进立德树人上具有必要性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课程思政理念,将思政教学融入科研创新类课程的教学目标,丰富教学内容,梳理课程教案,完善教学大纲,制定评价标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引导学生成长为具有家国情怀和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
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的理念误区与实施方案
孙婷怡, 孙海梅, 吴 波, 季凤清, 周德山, 杨 姝
2023, 9(1): 63-66.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11
摘要
(
588
)
PDF
(600KB) (
1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课程思政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组织学与胚胎学作为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对我国医学发展和人才培养具有根基作用与深远影响。故当今之务是开展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思政,构建全方位的育人体系。本文依托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特点,列举了教师教学过程中开展课程思政的一些误解,并分析原因,秉承“专业知识与思政并行,协同育人”理念,着重阐述了相应的课程思政落地实施方案,以期促进专业课教师生成课程思政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智慧。
药剂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究
张 爽, 崔纯莹
2023, 9(1): 67-71.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12
摘要
(
1145
)
PDF
(1332KB) (
1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药剂学是药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学科,也是与药物临床应用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在药剂学课程中融合思政元素既是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的时代需求,更是药学生人才培养的切实要求。本文从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思政元素组成两个方面出发,对药剂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究和分析。药剂学课程思政的建设需要从教师队伍的思想素养、课程体系、教育教学方法、思政元素的挖掘和搭建等多个维度着手并且不断推进,其中思政元素体系建设是药剂学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基于药剂学丰富的课程内容,可以从安全生产事件案例、药物制剂研发过程与事迹、传统中医药制剂的历史发展等多角度对药剂学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挖掘、构建药剂学课程思政元素体系,以药剂学课堂为抓手培养有责任、敢担当、能奉献的药学人。
研究生教育
医学研究生实验动物学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评价
赵振奥, 郭亚雄, 郜思齐, 张立民, 张玉平, 张 红, 赵自刚
2023, 9(1): 72-76,99.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13
摘要
(
850
)
PDF
(610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医学研究生的实验动物学教学,并评价其教学效果。方法 在实验动物学课程教学中尝试对分课堂模式,讲授、内化和讨论均在4 h的单次课中完成;为了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知识传授的公平性,在两个教学班的两个章节交叉使用对分课堂和传统课堂进行授课。通过课上章节测试,比较两种教学模式下,研究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通过问卷方式,调查研究生在对分课堂模型下的能力提升情况及满意度情况等。结果 对分课堂与传统课堂模式相比,学生考试成绩相似,但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更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并且提高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结论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提高了实验动物学的教学效果,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在其他研究生课程中尝试推广。
传染病专科医院研究生科研状况及提升路径探索
覃 岭, 崔 丹
2023, 9(1): 77-81.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14
摘要
(
844
)
PDF
(614KB) (
9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传染病专科医院研究生的科研水平,分析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升其科研水平路径。方法 采用网络问卷方式,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2020-2022级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Graphpad prism软件对各指标百分比采用Fisher或χ2检验进行比较。结果 ① 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科研压力显著高于科学学位型研究生(P<0.0001);② 科学学位型研究生关注本领域最新研究进展的人数比例和投入更多科研时间的人数比例均显著高于专业学位研究生(P=0.0026,P<0.0001);③ 科学学位型研究生参加实验室技术培训和实验室技术熟练掌握的人数比例均显著高于专业学位型研究生(P=0.0016,P<0.0001),但是在论文发表方面未见差异;④ 专业学位型研究生更注意与导师的交流和维系师生感情的人数比例显著高于科学学位型研究生(P=0.0101);⑤ 无论是科学学位型还是专业学位型研究生超过70%认为创新意识和能力不足。结论 专业学位型研究生需要有更好的科研平台提升科研习惯,采取有效的培养方式改善科研压力;为研究生提供更好的学术交流平台,开阔科研思路,提高创新能力。
调查研究
学位论文中的病例对照研究报告质量评价
刘 顺, 雷 蕾, 郭尔娜, 陈洁华, 李金秀, 罗兴喜, 吴凯丽, 肖苏洋, 曾小云
2023, 9(1): 82-87.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15
摘要
(
877
)
PDF
(666KB) (
3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研究生学位论文报告质量及影响因素,为优化《临床流行病学》教学,进一步提高学位论文的报告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2016-2020年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资源系统收录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的医学生学位论文,参照观察性研究报告规范(STROBE声明)清单细目评价其报告质量及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的论文260篇,该批论文条目总报告率平均(标准差)为65.6%(±10.1%),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的报告存在较多漏报,报告率较低的细目涉及相对风险转化、研究对象退出原因描述、对象入选流程图、缺失数据处理和敏感性分析策略、样本含量估算等,提示研究设计可能存在缺陷;论文发表年份越晚、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平均条目总报告率较高。结论 研究生学位论文中的病例对照研究报告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基于案例和报告规范改进《临床流行病学》课程内容教学。
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循证医学课程教学效果评价
刘 括, 倪雪桐, 闫宇翔, 祝慧萍, 张 玲, 杨兴华
2023, 9(1): 88-93.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16
摘要
(
132
)
PDF
(715KB) (
1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循证医学课程在预防医学专业本科学生中开设的效果。方法 采用事先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首都医科大学2017级预防医学专业本科生开设循证医学课程前后在文献检索利用、循证医学常用术语掌握程度以及课程结束后对学科认知态度方面进行调查,最后对收集的问卷、访谈信息以及考试成绩进行分析。结果 开设循证医学课程后,学生的文献平均阅读时间和文献检索次数较开设前明显增加(P<0.05);循证医学实践涉及的术语理解程度在课程后有明显提高(P<0.05);课程后有93.02%同学在对将循证医学应用到医疗卫生实践的学习和技能感兴趣。结论 循证医学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认知和行为均有较大改变,课堂讲授与案例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具有较好的效果,循证医学课程在预防医学本科生中开设有较大意义,应继续推广。
某高校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症状自评的相关分析
冯 征, 赵丽颖, 刘丽红, 梁舒然
2023, 9(1): 94-99.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17
摘要
(
747
)
PDF
(1005KB) (
2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就某高校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测评情况,分析影响其心理的主要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促进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方法 采用心理自评量表测评(SCL-90,SAS,SDS)、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方法,对某高校口腔医学专业本科阶段154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与访谈。结果 ①SCL-90症状自评中,心理异常学生21人,占总人数13.64%;SAS焦虑自评,异常学生7人,占总人数4.6%;SDS抑郁自评,异常学生23人,占总学生数14.94%;②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认为:学业、人际关系问题、家庭因素、情感恋爱、网络成瘾等问题是困扰其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结论 部分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应根据学生不同阶段相关影响因素,加强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疏导与关爱。
医院管理
公立医院技术合作对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孙倩影, 李秋萍, 王 猛, 孙 静, 张 琳
2023, 9(1): 100-104,110.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18
摘要
(
994
)
PDF
(633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合作双方关于技术合作工作的需求、困难、建议、评价,为更好地开展技术合作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1家技术输出医院及6家技术输入医院的医务人员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结果 共计回收有效问卷136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对于技术输入医院来讲,技术合作的开展对医院医疗服务能力(96.55%)、社会影响力(95.69%)、经济收益(87.93%)以及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99.14%)、学术水平(88.79%)的影响都是增加的。对于技术输出医院来讲,关于对外合作医院数量,认为维持在10个以内比较合理(80%);关于所在科室外派人员的数量,认为10人以内比较合理(95%)。结论 建议医院加强顶层设计,合理规划合作对象和合作内容,完善规章制度,健全运营架构,加快信息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创新合作模式,探索更丰富的远程合作内容。
科研与管理并重的复合型青年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为例
苏 昕, 陈 皞, 徐燕玲, 董 屹
2023, 9(1): 105-110.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19
摘要
(
1400
)
PDF
(732KB) (
3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科研与管理并重的复合型青年人才培养成效,为加强和改进医院青年学科骨干人才培养机制提供参考。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苗圃工程”人才项目为例,对人才入选后在科研课题、论文、职称职务晋升、科技成果获奖、学术任职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0-2019年,入选后的人才科研产出成果喜人,共获批国家级课题14项、省部级课题20项、局级课题22项、横向课题3项,累计科研经费8 805.4万元;发表核心期刊论文93篇、SCI论文128篇,累计影响因子510.085分;89.47%的人才职称晋升,15.79%职务晋升,18.42%获科技成果奖,50.00%有学术任职;6人成功竞聘成为科室中层干部。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重点学科专业人才发展情况显著优于其他专业。结论 “苗圃工程”项目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成效显著,对于其他医院的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值得推广;建议今后可继续完善人才遴选机制、加强对项目的全过程精细化管理。
医院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素质养成探索
许虎峰, 孙晨阳
2023, 9(1): 111-115,126.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20
摘要
(
139
)
PDF
(641KB) (
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医院建立一个良好的动物实验平台,配套建立一套完善的动物实验管理体系,如能使之良好运营,其中关键因素在于人。本文讨论了如何完善医院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管理之中的相关环节,为提升医院实验动物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专 论
中国近年不同地区医药高科技产业研发效率分析
刘 扬, 郭翔宇
2023, 9(1): 116-121.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1.021
摘要
(
107
)
PDF
(1050KB) (
2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比较我国近年不同地区医药高科技产业的研发效率。方法 整理2015-2019年医药高科技产业研发的投入和产出数据,使用数据包络模型对研发效率测度和分析。结果 研发效率呈现地域性不均衡的特点;24个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规模过剩;25个地区的研发效率有很大提升空间。结论 高校、科研机构应加强对研发效率的测度和方法学研究;政府结合测度结果分析制定精准定向的鼓励政策,通过减少投入量、优化研发投入比例或强化产出目标来提高效率。
人工智能在医学教育应用中的伦理学问题分析
刁渴珂, 单 岩, 黄艺嘉, 张延军, 李 雪, 王 红
2023, 9(1): 122-126.
摘要
(
400
)
PDF
(664KB) (
105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人工智能在医学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且有着巨大的前景和发展前途。人工智能在给医学教育带来发展进步的同时,也随之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问题。本文通过阐述人工智能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现状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以期更好地促进智能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优质医学人才。
新闻公告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4《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4-12-20
《医学教育管理》严正声明
2024-04-17
《医学教育管理》电子刊全新上线啦!
2024-03-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4年征稿通知
2024-03-01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3《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3-11-03
中国期刊协会组织开展“不忘初心 助力基层”主题实践公益活动暨“弘扬太行精神,永葆红色本质”党建活动
2023-09-21
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收录
2023-03-22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3年征稿通知
2023-02-28
《医学教育管理》2022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2-11-16
特别声明
2022-05-26
《医学教育管理》2021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1-12-10
严正声明
2020-07-21
《医学教育管理》荣获北京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期刊等
2019-10-23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2年征稿通知
2022-02-25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1年征稿通知
2021-01-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0年征稿通知
2020-03-05
通知
2020-02-08
《医学教育管理》2019年评价指标发布
2019-12-10
首医期刊联盟系列讲座——“医学论文英文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和常见问题”讲座圆满举行
2018-10-23
《医学教育管理》入选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及影响因子发布
2018-10-23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4《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4-12-20
《医学教育管理》严正声明
2024-04-17
《医学教育管理》电子刊全新上线啦!
2024-03-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4年征稿通知
2024-03-01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3《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3-11-03
中国期刊协会组织开展“不忘初心 助力基层”主题实践公益活动暨“弘扬太行精神,永葆红色本质”党建活动
2023-09-21
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收录
2023-03-22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3年征稿通知
2023-02-28
《医学教育管理》2022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2-11-16
特别声明
2022-05-26
《医学教育管理》2021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1-12-10
严正声明
2020-07-21
《医学教育管理》荣获北京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期刊等
2019-10-23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2年征稿通知
2022-02-25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1年征稿通知
2021-01-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0年征稿通知
2020-03-05
通知
2020-02-08
《医学教育管理》2019年评价指标发布
2019-12-10
首医期刊联盟系列讲座——“医学论文英文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和常见问题”讲座圆满举行
2018-10-23
《医学教育管理》入选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及影响因子发布
2018-10-23
更多...
下载中心
作者署名要求、贡献声明及利益冲突
单位介绍信
作者授权书
论文模板
参考文献著录新格式(GB/T 7714-2015)示例
杂志征订单
更多...
友情链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402871
今日访问
1543
在线人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