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期刊
杂志简介
编委会
被收录情况
联系我们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投稿指南
常见问题
审稿中心
评审与编辑
审稿流程
更正与撤稿
出版声明
出版伦理声明
开放获取声明
下载中心
English
2025年4月16日 星期三
当期目录
2022年 第8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2-12-20
上一期
下一期
教育教学改革
病理学教学改革研究——以淋巴造血系统疾病为例
史秦峰, 刘玉婷
2022, 8(6): 647-651.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01
摘要
(
246
)
PDF
(665KB) (
2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础病理学教学中,淋巴造血系统疾病一直是难点,鉴于淋巴瘤发病率的逐年增高,教师对该章节的教学能力及教学质量也要更加重视。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理学系以该教学难点为突破口,通过基础、临床的融合,整合及加强师资力量;集体备课提高年轻教师教学能力;收集及整理淋巴瘤的教学素材,包括典型病例、典型切片及分子诊断教学平台的搭建;积极开展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等多种方式,同时多种教学方法联合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并通过对以上工作及方法的总结,以期在未来的实验课教学、过程性考核、期末考核和线上虚拟教学平台中发挥重要作用,最终达到全面提高本科生基础病理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假肢矫形工程专业运动生物力学实验课改革探索
吴宝平, 宋红芳, 王 辉, 张昆亚, 钱秀清, 闫松华
2022, 8(6): 652-656.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02
摘要
(
375
)
PDF
(628KB) (
43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果,针对首都医科大学假肢矫形工程专业运动生物力学的实验教学进行分析总结,结合假肢矫形工程专业特点,优化改进实验内容和实验模式,将步态分析实验数据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相结合,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和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专业建设的思考
武晓岩, 张志勇, 白 玲, 贝春华, 朱小年, 曾怀才, 谭盛葵
2022, 8(6): 657-661.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03
摘要
(
1478
)
PDF
(648KB) (
18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基于国际竞争新形势、立德树人新要求、医学教育新目标,如何适应健康中国战略发展的新需要,如何发展新医科,促进医科与工科、文科、理科等交叉学科不断交融,形成一种具有融合创新发展的新领域,培养“防、诊、控、治、康”五位一体的应用型复合型医学专业人才,是地方医学院校医学教育改革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和挑战。通过从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地方医学院校如何推进专业建设,培养高水平、高质量的应用型复合型专业人才进行了总结与思考,希望可以为医学院校的专业人才培养提供一些参考。
基于双导师制的法医学本科人才培养改革路径探索
肖世维, 董晓爱, 梁伟波
2022, 8(6): 662-665.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04
摘要
(
643
)
PDF
(569KB) (
16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通过简要总结国内本科教育中双导师制的实施情况,结合国际一流本科人才培养特色,试述双导师制的法医学本科人才培养及改革路径探索。基于法医学专业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以校内导师指导学业与学术、校外导师指导实践与行业的优势,搭建导师-学生-导师交流平台。加强校内外导师沟通合作,科研反哺教学、行业反哺教学、科研与行业齐头并进发展,将研讨资源辐射行业法医需求,提升法医本科人才质量的同时为法医继续教育提供资源。高校和行业协同育人,可共同促进法医学事业的发展。
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推动基础医学专业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
孙宁宁, 王 伟, 张 晨, 王宇童
2022, 8(6): 666-671.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05
摘要
(
756
)
PDF
(1054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自2019年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专业获批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以来,对该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培养方案的优化调整势在必行。学校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基础医学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和办学实际,以学生为中心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同时优化教学资源、改进教学模式,这些举措对全面培养基础医学专业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均具有重要作用。
“三全育人”视域下临床医学专业融通式培养模式的构建——以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为例
薛乔丹, 修晓琳, 王 伟, 聂 伟, 王宇童, 周玲微, 李圣男, 高大红, 郁崴岳, 常 征, 侯 越
2022, 8(6): 672-676,681.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06
摘要
(
708
)
PDF
(1186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贯彻“三全育人”理念,以坚定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价值观塑造为根本,以生命教育为切入点,以知识传授为基础,以应用技能提升为条件,以增强实践能力为延伸,将临床学习前置于学生培养各个环节,帮助学生尽早接触医学、接触患者、接触社会,构建起临床医学专业“融通式”人才培养大格局,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才。
课程思政
高等医学教育中课程思政教育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施菊花, 钮晓音, 王兆军, 沈 理, 马 骏, 邵 莉
2022, 8(6): 677-681. doi:
10.3969/j.issn.2096- 045X.2022.06.007
摘要
(
901
)
PDF
(632KB) (
3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医学院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高尚医德的医学人才。医学院校落实课程思政建设,助力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本文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例,从高等医学教育中的课程思政建设、提高教师队伍专业课程思政能力、教学资源建设等方面进行实践阐述,并分析相关难点及解决途径。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医学院校师资课程思政能力培训方式探索
张 维, 王亚军, 卢 洁, 陈 超, 朱庆双, 朱 淼, 武 艳
2022, 8(6): 682-685,691. doi:
10.3969/j.issn.2096- 045X.2022.06.008
摘要
(
175
)
PDF
(566KB) (
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有效开展医学院校师资课程思政能力培训的方式。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各临床医学院的73名临床骨干师资为研究对象,采用对照法比较培训效果,线下培训组41人,线上培训组32人,培训后统一进行考核,包括理论考核和提交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两部分。结果 两组间男女比例、平均年龄、临床教学年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学习效果评价方面,两组间理论考核成绩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得分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提交率线下组(92.68%)高于线上组(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质量评价方面,两组间对课程思政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及示范课教学评价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理论授课环节线上培训组非常满意率(96.88%)显著高于线下培训组(78.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师资课程思政能力培训采用线上或线下方式效果相当,但各有优势,因此可根据课程内容,采取“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培训方式。
德育教育
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许美琳, 孔军辉, 朱 谡, 贾海女, 艾 华
2022, 8(6): 686-691. doi:
10.3969/j.issn.2096- 045X.2022.06.009
摘要
(
943
)
PDF
(704KB) (
4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本文基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体验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深度融合,通过了解和研究体验式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中的应用效果及影响,为今后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质量及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
以第二课堂为中心的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模式分析
蔡朋朋, 李 祎, 桑华超, 蒋小猛
2022, 8(6): 692-696.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10
摘要
(
774
)
PDF
(851KB) (
1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是高等医药院校育人的重要任务。目前经济社会发展对医学生职业道德提出了新的要求。通过探讨高校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重点阐述了以第二课堂为中心的职业道德模式,从第二课堂形式的多样化、丰富内涵及有机联系、实施效果、现实和社会意义等角度分析了其在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中的作用,可为广泛开展“第二课堂模式”提高医学生职业道德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新时代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探索——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
田建涛, 刘月兴
2022, 8(6): 697-701,712.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11
摘要
(
1055
)
PDF
(684KB) (
1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分重要,医学生将肩负着为人民身体健康保驾护航的重任。立足医学院校思政教育现状,结合“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以首都医科大学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为例,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为努力培养可以胜任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的时代新人做了有益尝试。首都医科大学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集全校之力,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论,科学规划医学人才培养方案,拓展医学教育教学途径,在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方面取得了成效。
教学方法
PWW教学法在护理专业本科生心肺复苏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赵娟娟, 曹 希, 白 杨, 冯晓薇, 黄燕梅, 李 琨
2022, 8(6): 702-706.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12
摘要
(
1158
)
PDF
(644KB) (
4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PWW(practice while watching)教学法在全日制护理专业本科生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级56名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以2017级护理本科50名学生为试验组,采用PWW教学法,即在学生自由练习环节,循环播放CPR分解动作视频,并通过一个完整院外急救案例视频强化学生对CRP操作完整流程的认识。考核评价指标为两组学生的单人徒手CPR操作成绩,分别对CPR操作总成绩以及客观指标成绩(即胸廓回弹、按压深度、按压频率、按压位置和人工呼吸的正确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两组学生CPR操作总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的学生CPR操作客观指标成绩(按压深度、按压频率、按压位置、人工呼吸)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WW教学法能够显著提高护理本科生CPR的操作质量。
几种新型教学模式在方剂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与分析
李君玲, 齐 放, 马 赟, 王 蕾
2022, 8(6): 707-712.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13
摘要
(
796
)
PDF
(700KB) (
2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归纳总结方剂学教学中的新型教学模式,为实现方剂学教学“以学生为中心”为目的的教学改革提供借鉴。方法 查阅近10年方剂学教学中新型教学模式探索的相关研究文献,总结目前方剂学教学中应用的几种新型教学模式,分析各模式在方剂学应用的优缺点。结果 目前方剂学教学模式改革主要有两大类:一是基于课堂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包括对分课堂、PBL、TBL、CBL、Sandwich教学和翻转课堂;二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线上教学模式改革,包含MOOC、SPOC教学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等,这些教学模式都具有“以学生为中心”的特点,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中医思维,但是,这些教学模式改变了学生固有接受式学习思维模式,可能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压力,因此对教师而言,需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做好教学设计,给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结论 教无定法,教师应不断学习并汲取各教学模式优点,根据自身学生特点,有规划地应用于方剂学讲授的不同内容环节中,创建符合自身的教学模式,方能有效达成方剂学教学目的。
线上线下融合教学模式的建设和现状分析——以医疗保险学课程为例
邓 茜, 高广颖, 张婧怡, 田佳帅, 代珊珊, 张礼亮
2022, 8(6): 713-717.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14
摘要
(
1005
)
PDF
(1142KB) (
3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前,医保成为民众最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其政策制定和实施与每一名参保人息息相关。同时,“互联网+教育”快速发展,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来袭,传统的线下授课不再能满足实际的需求,医疗保险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也受到挑战。基于此,首都医科大学医疗保险学课程教学团队开始了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的路径探索,通过录制线上医疗保险学慕课课程,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获得了学员的认可,以及为深化医保学科发展建设和冲击国家级一流课程提供参考。
留学生教育
在线教学模式下医学留学生实验诊断学实验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张丽敏, 史从宁, 吕 虹, 张国军
2022, 8(6): 718-721.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15
摘要
(
113
)
PDF
(590KB) (
2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受不同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留学生短时间内仍不能返校进行正常教学活动,在线教学成为替代线下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首都医科大学面向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开设的实验诊断学(Clinical Laboratory Diagnostics)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的实验课程的教学工作则面临着新的问题:一是留学生群体本身的特殊性,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由于地域分散,与中国存在不同时长的时差,难以集中线上授课;另一方面,实验教学是以实际操作和可视化为主要特点的授课方式,如果仅通过视频分享自行学习,失去动手机会,效果欠佳。教学中通过调查问卷、集体备课、组建专家团队等方式集思广益,并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通过探索新的在线教学模式,使得教学产品多样化,组建及组织小组内在线平台实现线上交流,全面提高留学生实验教学的质量,为培养优秀的国际医学人才提供了保障。
留学生局部解剖学实验课程线上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
唐佐青, 李 烨, 刘 丽, 温铭杰, 杨 春, 张贵焘, 罗英瑾, 高 艳
2022, 8(6): 722-725,736.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16
摘要
(
132
)
PDF
(579KB) (
6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留学生的医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开展线上留学生教学已成为必然选择。局部解剖学是一门与临床医学衔接紧密的基础医学课程,强调操作是其最大的特点。留学生线上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因相应的英文教学资源缺乏而面临挑战。通过以线上局部解剖学实验课程资源建设为立足点,阐述英文局部解剖操作视频制作和英文局部解剖习题资源创建过程,介绍这些教学资源在2020级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中的应用措施和效果,探讨线上局部解剖学实验课程资源应用的优势和不足,为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线上局部解剖学实验教学质量提供实践经验。
案例式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英文教学中的应用——以针灸学课程为例
崔 海, 苑鸿雯, 杜若桑, 张 璐, 王天琪, 郑淑美
2022, 8(6): 726-730.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17
摘要
(
891
)
PDF
(639KB) (
3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在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英文针灸学课程中开展案例式教学,以培养其针灸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效果。方法 随机将学生分成案例式教学组、常规教学对照组两组。案例式教学组于课前、课中、课后要求学生对案例的证候分析、处方及主穴定位等内容以作业、发言等的形式展现,并由教师进行点评;常规对照组仅在课堂上由教师对案例的证候分析、处方及主穴定位等内容进行讲授。课后开展对相应教学内容的测试及问卷调查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 案例式教学组的测试成绩优于常规教学对照组(P<0.05)且留学生对案例式教学法的评价趋于正面。结论 在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英文针灸学课程中开展案例式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针灸临床思维能力,教学效果良好。
教学评价
疫情期间多维评价体系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网络理论授课教学中的应用
陈 钢, 王林娥, 龚树生, 景 艳, 魏春晖
2022, 8(6): 731-736.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18
摘要
(
131
)
PDF
(704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研究疫情期间多维评价体系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网络理论授课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首都医科大学2017级“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在线网络理论教学形式。通过耳鼻喉科临床基础知识考核、小测验、在线点名和问卷调查的多维形式来评估教学质量。结果 学生对笔者的网络问卷调查显示网络理论授课能够接受,并认为教师能够将教学大纲中的知识点和难点有效地融合到教学中。学生理论考试考核成绩平均值为90.8分,最高99分,最低60分,80分以上百分率为85%。课堂小测验62%的同学成绩在平均分数线之上,只有38%的同学成绩在平均成绩之下。6名同学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到成功。结论 网络理论授课是特殊情况下面对面传统教学的补充方案,点名、课堂小测验和理论考试等多维评价体系中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督促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基于“云平台”的临床技能考官培训模式在考前培训中应用效果分析
陈 超, 陈丽芬, 朱庆双, 陈 晨, 王亚军
2022, 8(6): 737-741.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19
摘要
(
132
)
PDF
(623KB) (
1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利用云平台进行资源整合与技术融合的考前考官培训模式,提升考官执考水平,有效地保障考核质量。方法 选取2021年3月参加首都医科大学临床技能会考的考官共190名,开展基于云平台的在线统一培训、云评分模拟考核现场场景等方式的考前培训。并在培训及考核过程中实时反馈,完成后采用自填式问卷结合模拟评价结果对培训进行整体评价。结果 培训后考官对培训的需求匹配度、形式匹配度、内容合理性、效果认可度、培训效果自评、软件应用熟练度、继续参加考核意愿、培训流程满意度评分较高,其中软件应用熟练度评分尤为显著。经过培训后,模拟评分的结果较标准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基于云平台的考官培训模式在考核前培训中应用达到了预期效果,有利于考核质量保证和效率提升。
调查研究
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医学专业本科生对科研实践的知信行分析
边博浩, 包 艳, 高艳荣, 陈建芳, 王宇梅, 贾玉巧
2022, 8(6): 742-746.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20
摘要
(
170
)
PDF
(617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调查某医学院校医学专业本科生对科研的认知、参与科研的意愿以及参与科研的现状,为医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实践能力和高校培养医学复合型人才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无记名形式,运用分层整群抽样调查的方式,对某医学院12个专业大学三、四、五年级和本科毕业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95.79%的学生愿意参与科研活动; 96.84%的学生认为参与科研活动对学习、工作是有帮助的;64.47%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学习基础课的同时适当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未参与科研的学生主要是因为不了解相关信息与参与渠道,占比65.38%。参与到科研的学生,如参与挑战杯等比赛的学生最多,占比24.47%。结论 该医学院校医学专业本科生对科研有着较强的参与意愿与认知水平,但由于缺乏对科研参与信息与参与渠道的了解以及科研条件,超过一半的学生未参与到科研中。因此,高校应加强对科研活动的宣传工作,加大对这类活动经费的投入,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科研实践中。
基于逻辑增长模型的三级综合医院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研究
鹿 佳, 谢 聃, 孟静远, 贾 玮
2022, 8(6): 747-753.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21
摘要
(
125
)
PDF
(5679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医学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以期为医疗机构开发、培养人才提供依据。方法 以某三级综合医院2011年1月-2021年8月获批主持的局级以上1 118项基金项目课题人员为样本,采用逻辑增长模型拟合医学科技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结果 采用1 118例数据拟合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发展模型,成长曲线呈“S”型,并分为4个时期:26~38岁积累期;39~44岁快速成长期,其中41~42岁为医学人才成长的高峰期;45~58岁成熟期;59岁及以上为衰退期。结论 医学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应遵循人才成长规律,根据不同时期人才特点,制定可持续性的人才支持计划,激发人才创新驱动力,提升科研创新能力。
专 论
基于医学学术英语语料库的高频医学英语语块研究和应用
华 瑶, 刘佳欢
2022, 8(6): 754-759.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22
摘要
(
267
)
PDF
(649KB) (
12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医学学术英语语料库,筛选了医学英文学术期刊中由医学英语核心词汇及其搭配词组成的高频医学英语语块,分析了其医学学科特点和文本特征。结合《医学英文文献摘要写作》课程实践,验证了高频医学英语语块在提升医学生学术论文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语言准确性等方面的作用及良好效果,可为医学生和医学工作者写好医学英文论文提供语言帮助,也可为医学院校医学英文论文阅读与写作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数据资产视角下医学院校人员信息数据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以首都医科大学教务系统为例
叶 萌, 王 岩, 朱 淼
2022, 8(6): 760-764.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2.06.023
摘要
(
584
)
PDF
(633KB) (
7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深入开展,数据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资产,而规范有序的数据治理方法则是保障数据正确流转及使用的重要基础。以首都医科大学教务系统研发为例,通过对在人员信息数据治理过程中发现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以期对高校信息化建设中数据资产管理具有借鉴作用。
新闻公告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4《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4-12-20
《医学教育管理》严正声明
2024-04-17
《医学教育管理》电子刊全新上线啦!
2024-03-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4年征稿通知
2024-03-01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3《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3-11-03
中国期刊协会组织开展“不忘初心 助力基层”主题实践公益活动暨“弘扬太行精神,永葆红色本质”党建活动
2023-09-21
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收录
2023-03-22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3年征稿通知
2023-02-28
《医学教育管理》2022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2-11-16
特别声明
2022-05-26
《医学教育管理》2021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1-12-10
严正声明
2020-07-21
《医学教育管理》荣获北京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期刊等
2019-10-23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2年征稿通知
2022-02-25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1年征稿通知
2021-01-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0年征稿通知
2020-03-05
通知
2020-02-08
《医学教育管理》2019年评价指标发布
2019-12-10
首医期刊联盟系列讲座——“医学论文英文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和常见问题”讲座圆满举行
2018-10-23
《医学教育管理》入选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及影响因子发布
2018-10-23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4《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4-12-20
《医学教育管理》严正声明
2024-04-17
《医学教育管理》电子刊全新上线啦!
2024-03-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4年征稿通知
2024-03-01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3《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3-11-03
中国期刊协会组织开展“不忘初心 助力基层”主题实践公益活动暨“弘扬太行精神,永葆红色本质”党建活动
2023-09-21
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收录
2023-03-22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3年征稿通知
2023-02-28
《医学教育管理》2022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2-11-16
特别声明
2022-05-26
《医学教育管理》2021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1-12-10
严正声明
2020-07-21
《医学教育管理》荣获北京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期刊等
2019-10-23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2年征稿通知
2022-02-25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1年征稿通知
2021-01-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0年征稿通知
2020-03-05
通知
2020-02-08
《医学教育管理》2019年评价指标发布
2019-12-10
首医期刊联盟系列讲座——“医学论文英文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和常见问题”讲座圆满举行
2018-10-23
《医学教育管理》入选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及影响因子发布
2018-10-23
更多...
下载中心
作者署名要求、贡献声明及利益冲突
单位介绍信
作者授权书
论文模板
参考文献著录新格式(GB/T 7714-2015)示例
杂志征订单
更多...
友情链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125686
今日访问
790
在线人数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