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期刊
杂志简介
编委会
被收录情况
联系我们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投稿指南
常见问题
审稿中心
评审与编辑
审稿流程
更正与撤稿
出版声明
出版伦理声明
开放获取声明
下载中心
English
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9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3-08-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研究
探索建立创新型公共卫生与健康卓越人才培养范式——以清华大学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为例
尹丛, 程峰, 王傲, 梁万年
2023, 9(4): 415-419.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01
摘要
(
1517
)
PDF
(718KB) (
1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加快建立与现代化疾病防控体系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及早补齐公共卫生人才发展滞后这块短板,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全球传染病大流行给人类健康、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工业化、城镇化、气候与生态环境变化、人口老龄化等趋势也给人类健康可持续发展带来巨大挑战。解决这些影响人类发展的问题,探索建立“创新型公共卫生与健康卓越人才培养范式”,培养懂技术、善管理、敢创新、识大局、有情怀的交叉复合型公共卫生与健康领军人才迫在眉睫,也是全球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改革发展所需。
“基础-临床-疾控”三位一体协同培养模式及创新——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特色
韩优莉, 余焕玲, 刘秀颖, 徐翠翠, 陈瑞
2023, 9(4): 420-424.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02
摘要
(
1636
)
PDF
(758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加快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国家医学教育创新发展的要求。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人才培养采取公共卫生学院、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和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形成了协同培养、精品化培养、“四证合一”应用型人才培养、国际视野和综合素质提升等公共卫生“大公卫”人才培养特色,同时结合首都和国家的需求不断完善,并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高素质复合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以南京医科大学为例
陈然, 仝娜, 唐少文, 陈敏健, 江萍, 王建明, 刘继永, 陆春城
2023, 9(4): 425-429.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03
摘要
(
1397
)
PDF
(720KB) (
1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是党和国家赋予公卫人的神圣使命和艰巨任务。作为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人才的摇篮,高校需加强新医科内涵建设,改革医学教育方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能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服务健康中国建设的高素质复合型预防医学人才。本文以南京医科大学预防医学本科人才培养为例,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建设、见实习教学、产教融合与医教协同育人、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阐述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探索。
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背景下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医科大学为例
高娜, 汤乃军, 谢娟, 王璇, 谷牧宇, 丁宁, 刘欢
2023, 9(4): 430-434.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04
摘要
(
1242
)
PDF
(723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以“大学科、大专业”的新定位为指向,以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为契机,以“夯实基础、强化实践、全程培养”为育人理念,天津医科大学积极探索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新范式,通过制定符合时代要求的培养方案、构建全方位高质量课程体系和预防医学实践教学体系等,为我国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建设和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教育教学
一流课程建设中高校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湖南中医药大学为例
黄巧玲, 罗闳丹, 魏一苇, 黄林, 陈楚淘
2023, 9(4): 435-439.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05
摘要
(
102
)
PDF
(747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一流课程建设是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又一轮课程质量革命,不仅是课程理念、内容、方法、模式的革新,也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场域,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注入新的内涵。通过分析一流课程建设对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要求,以及一流课程建设中中医药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现实,结合湖南中医药大学实践,提出从培训、管理、文化3个维度驱动的教师专业发展行动策略。
“医教协同”背景下中医学人才培养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高一人, 王健
2023, 9(4): 440-445.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06
摘要
(
1673
)
PDF
(781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医学人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医教协同教育模式的关键,可有效解决教学与临床脱节的问题。通过提出构建多维一体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坚持以“能力提升”为导向,构建“医教协同”的临床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同质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3+2”教学模式改革,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完善中医临床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施多元化的考核与评价,继而实现新时代医疗卫生事业中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的有效提升。
“医教协同”背景下构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朋辈心理辅导模式的思考
尚俊良, 徐旭英, 崔瑾, 王红梅
2023, 9(4): 446-450.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07
摘要
(
744
)
PDF
(713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相结合是医疗教育的重大改革,对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整体素质和临床诊疗能力具有重大意义。但并轨后对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学生造成巨大压力,以致并轨培养后部分学生存在心理失衡、焦虑抑郁、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甚至选择休学、转向科学学位研究生等,严重影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也背离了医教协同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初衷。朋辈心理辅导是同学之间或年龄相仿的人之间进行的心理辅导,具有便于取信、形式多样、时间自由和针对性强的特点,是为适应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心理辅导的一种有益尝试。笔者在临床带教实践中以实现教学相长为出发点,以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为抓手,以同一时期轮转同一科室的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小组,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请临床带教老师和既往规培中优秀的高年级学长进行梳理分析解答、一对一辅导;定时展开“茶歇会、书友会、科研沙龙、规培论坛”等分享规培轮转中遇到的临床问题、科研难题、生活情感困扰等;利用网络云平台定时推送临床医案分析、科研小技巧等,对解决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心理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同质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
董晗钰, 陈世月, 李茂婷, 孙琢玉, 李晓霞, 谢娟
2023, 9(4): 451-457.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08
摘要
(
96
)
PDF
(757KB) (
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同质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为保障医学人才实践教学培养质量高水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初评指标体系基本框架,德尔菲法确定最终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权重,SPSS 26.0软件进行统计指标分析。结果 共遴选13名专家,从事相关工作29.6±6.5年。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42~0.935、0.881~0.969,所有指标变异系数均数分别为0.18(0.12~0.29)、0.10(0.00~0.20),协调系数(肯德尔和谐系数,Kendall’s
W
)分别为0.219、0.414(均
P
<0.01)。第2轮咨询后各项指标变异系数均<0.25,专家意见趋于一致,研究结果可靠性高。最终建立了包括6项一级指标、19项二级指标和32项三级指标及相应权重的同质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结论 研究构建的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同质化建设评估指标体系,具备较强的科学性、适用性和可靠性,可用于指导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助力预防医学人才实践教学培养质量提高,以求实现各基地达到一致的教学效果。
“情境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陈浩, 包利
2023, 9(4): 458-462.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09
摘要
(
795
)
PDF
(725KB) (
10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情境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医学专业英语教学中的实践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在首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学习的八年制“5+3”临床医学专业学生33人为试验组,对照组为2018年在该学院学习的同专业学生35人。两组学生均衡可比,年龄、性别、外语学习能力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为以词汇记忆、阅读翻译训练,课堂提问为主的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情境式+任务驱动”教学法,模拟“国际医学学术讲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会议主持、学术汇报、学术提问等任务。通过“任务设计、情境呈现、相互评价”3个环节实现教学目标。结果 学生自我评价量表和教师对学生评价量表中的各项指标得分,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在教学满意度问卷的得分方面,两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
P
=0.072)。结论 将“情境式+任务驱动”教学法应用于医学专业英语教学,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交流表达能力、分析思考能力等,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体裁教学法的医学学术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研究
陶鑫
2023, 9(4): 463-468.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10
摘要
(
1030
)
PDF
(793KB)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基于体裁教学法,结合混合式教学优势,构建了“线上建模-课堂解构-线上共建”的医学学术英语写作混合式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提升医学生学术英语阅读与写作能力为目标,基于“思维导图-语篇精析-语篇创作”的学习活动序列,以学生线上阅读和写作学习数据为指导,以小型研究项目为驱动,以读促写,实现体裁知识的深度学习。通过定性加定量的方法探究实施效果,发现该模式能够提升医学生的体裁意识和表达规范性,提高其学术英语读写能力,增强自主学习和深度学习能力,是有效的教学范式。
医学虚拟仿真实验的教案设计及脚本撰写
潘晋, 顾园, 秦啸峰, 王珂, 陈辉
2023, 9(4): 469-473.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11
摘要
(
127
)
PDF
(681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医学实验是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作为新型多媒体教学手段,突破传统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的限制,在新时期的医学教育活动中被广泛应用。从设计者的角度提出针对医学虚拟仿真实验教案设计及脚本撰写的建议,可更有效地为虚拟仿真平台的技术开发提供参考,继而提升医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课程思政
加强医学生临床实习期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与路径分析
李赛昕, 王政, 刘东斌, 郑亚民, 王悦华, 江华, 梁阔
2023, 9(4): 474-479.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12
摘要
(
762
)
PDF
(740KB) (
8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医学生担负着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未来,是健康中国战略成功施行的中流砥柱。临床实习期是医学生向临床医生角色转变的重要阶段,加强临床实习期课程思政教育,是培养医学生救死扶伤、敬业奉献、勇于担当等职业素养的根本保障。提高临床教师对课程思政探索和实践的能力、将课程思政贯穿于临床教学中的言传身教、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积极实践和自我反思的能力等措施是提升医学生临床实习期课程思政教育成效的有效路径。
基于CBCL教学法的正常人体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研究
吴学平, 吕叶辉, 杨玲, 杨智昉
2023, 9(4): 480-486.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13
摘要
(
1032
)
PDF
(1928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案例为基础的整合式教学法(case-bas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CBCL)在护理专业正常人体学课程思政的实施途径与效果。方法 选取上海健康医学院2020级护理专业学生62人为对照组、2021级护理专业学生61人为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试验组采用CBCL教学法开展教学,采用考试、问卷调查及专家组评价对教学效果进行统计分析,从学生综合成绩、教学满意度、学生自我效能感(反映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等方面比较两种方法的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综合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较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05)。教学专家对学生课堂表现进行评价,试验组学生在课上知识展示、临床思维能力、思政效果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基于CBCL教学法在正常人体学课程思政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和创新能力、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认同感,对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有机结合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为课程思政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临床教学
5E教学模式结合翻转课堂在神经病学本科生见习中的实践
于海龙, 顾志娥, 陶路航, 杭景, 吉莉, 陈蓓蕾
2023, 9(4): 487-492.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14
摘要
(
1113
)
PDF
(918KB)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总结5E教学模式结合翻转课堂在神经病学本科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神经内科轮转的2017级本科生154名,共4个班级,分为试验组(77名)和对照组(77名)各两个班级。试验组采用5E教学模式结合翻转课堂的神经病学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 试验组学员理论成绩、辅助检查判读、接诊患者、临床思维、基本技能操作和人文沟通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教学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采用5E教学模式结合翻转课堂对神经病学本科教学有着更好的教学效果。
立体化教学模式在麻醉专业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
阚敏慧, 范隆, 贾宾, 赵萌, 魏晶晶, 安奕, 曹姗, 王天龙
2023, 9(4): 493-497.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15
摘要
(
83
)
PDF
(680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对本科及研究生阶段的实践教学非常重视,目前的教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模式转变为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模式。而立体化教学模式是现代教学中较经典的教学模式。本文针对临床教学模式改革要求及麻醉学专业的课程特点,通过构建和应用立体化教学模式,培养医学生在麻醉学专业临床技能培训过程中对麻醉技术的主动学习兴趣,以期提高医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针对麻醉学理论及临床技能建立立体化的临床形象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学质量。
临床实践教学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建设
吴映莉 卢也晰 黎尚荣 王湘君 陈省平
2023, 9(4): 498-502.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16
摘要
(
137
)
PDF
(682KB) (
7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临床实践教学是本科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其教学质量对医学人才培养质量起着关键性的作用。随着新时期医学教育的发展,临床实践教学在面临很多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通过分析目前本科临床实践教学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如对临床教学基地监督和指导力度不足、缺乏全面的本科临床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指引、临床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意识薄弱等。本文结合中山大学实践,从加强临床教学基地规范化管理、制定本科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和管理制度、加强临床教师培训与考核、提升临床教师参与教学的外在激励和内生动力等方面,就如何促进临床实践教学的标准化、规范化进行了论述与思考,同时也就加强对临床教学基地教学的精细化管理与服务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留学生教育
留学生医用物理学课程评价体系重构与实施
李姗姗, 熊华晖, 严华刚, 张海霞, 郭江贵, 黄晓清
2023, 9(4): 503-508.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17
摘要
(
86
)
PDF
(862KB) (
4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线上教学是新冠疫情背景下我国留学生高等教育的主要教学模式。作为衡量线上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课程评价体系必须相应变革。本文以医用物理学课程为例,基于发展性课程评价理念,以钉钉、雨课堂等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从评价的目的、主体、方式和内容等多方面切入,重构与当前线上教学现状和人才培养目标相适应的线上课程评价体系。教学实践结果表明,线上课程评价体系的重构和实施提升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留学生临床流行病学循证医学思维内容的教学改革效果评价
王肖南, 高琦, 祝慧萍
2023, 9(4): 509-513.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18
摘要
(
81
)
PDF
(687KB) (
3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与评价在留学生临床流行病学课程中融合循证医学思维的教学改革方式和教学效果。方法 以首都医科大学2016级六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临床流行病学教学授课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基于循证医学PICOS模式结合临床实践构建临床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通过问卷来调查留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习情况,用卡方检验方法分析说明学生对教学方式的反馈情况;用秩和检验方法比较两学年教学成绩,进而评价教改前后的教学效果。结果 留学生在临床流行病学课程学习中,案例分析和与教师、同学讨论这两种教学方式最受欢迎;留学生在看电视或录像、在电脑上学习和与教师、同学讨论的这3种教学方式的喜爱程度之间有统计学差异。留学生教学改革后的期末成绩高于教学改革之前成绩,且90~100分段学生人数明显增加。结论 通过对留学生在临床流行病学课程中循证医学思维内容的教学改革措施与实践方法进行探析,可进一步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与效果。
留学生线上实习教学模式探索
杨阳, 徐芳, 杨迅, 万文慧, 梅雪岭
2023, 9(4): 514-519.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19
摘要
(
90
)
PDF
(1081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冠疫情期间,留学生传统线下实习教学受到影响,笔者根据留学生实习教学目标,同时结合线上实习的特点,从课前准备、课堂教学以及课后评价3个方面构建新型线上实习教学模式;并对参与该实习模式的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习效果评价,学生总体满意度为4.17,问卷调查结果说明此模式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线上实习教学模式是一套较为完整、可操作性强的临床实习纲领,可作为线下实习教学的补充,为临床实习提供新思路。
医院管理
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的中心化项目管理模式探索
武晶晶, 徐贝贝, 王琳, 王昊
2023, 9(4): 520-524.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20
摘要
(
629
)
PDF
(694KB) (
5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各医院对于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项目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加。本文通过研究和分析认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对该类项目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应提出更高要求,同时借鉴国内外研究者发起临床研究管理模式经验,并结合北京天坛医院项目管理现状,建议通过构建区域化、中心化项目管理体系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提高项目研究质量,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新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任珊, 宋林子, 孙冬悦, 杨敬
2023, 9(4): 525-530.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21
摘要
(
217
)
PDF
(714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医院文化建设是医院发展的软实力,是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人文科室建设工作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是贯彻落实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有益举措,对提升医院人文服务水平、改善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论述了北京市某公立医院“十三五”时期文化建设情况,医院在院、科两级积极开展人文科室建设实践,在医院层面,制定并持续完善人文科室建设相关制度,不断提炼医院文化,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实施人性化服务举措,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效率,改善患者就医秩序、就医环境;在科室层面,以人文科室建设带来的人文精神引导科室持续改善医疗服务各项工作,采取多种方式展示人文工作动态、弘扬人文理念,完善人文科室制度建设,提升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技能,加强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创新人性化服务举措,营造和谐人文环境,不断提升患者与职工的满意度。通过人文科室建设,自下而上形成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文化,践行人文理念,患者满意度持续提高,职工获得感不断提升。
调查研究
医学院校医学人文教育现状调查与思考
吴云
2023, 9(4): 531-536.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22
摘要
(
438
)
PDF
(714KB) (
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查与分析首都医科大学医学人文教育课程与教学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方法 编制《医学生医学人文教育调查问卷(校内版)》,面向2012-2015级本科5年及长学制(7年和“5+3”)临床医学、儿科学、口腔医学以及2012-2015级5年制预防医学、中医学专业学生线上调查,发放问卷1 148份,回收有效问卷1 029份,有效率89.63%。主要采用SPSS 21.0描述统计。结果 总体医学人文教育满意度较高,不同学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儿科专业医学生的医学教育认知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学习兴趣与课程内容是影响课程教学效果和受欢迎程度的首要因素;大班讲授、闭卷考试占医学人文课堂主导;对医学人文学科前沿了解不多;医学生学习诉求突出表现为加强平时形成性评价、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医学专业课程渗透医学人文教育、医学人文社会实践、附属医院人文环境建设等。结论 医学人文教育应更新教育观念,因材施教、系统推进医学人文课程与教学改革,加强医学人文科研训练,以提升医学生医学人文综合素质和能力。
课程建设对医学人文教育认知度的影响
陈剑阳, 黄龙坚, 魏海斌, 李亮
2023, 9(4): 537-544.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3.04.023
摘要
(
415
)
PDF
(861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关注医学人文课程建设在医学人文认知程度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基于“输入-环境-输出”(input-environment-output,IEO)模型构建课程建设对医学人文教育认知度有调节的中介模型。结果 课程建设对医学人文教育认知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β
=0.209);课程建设对教学实践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β
=0.427);教学实践对医学人文教育认知度有显著正向影响(
β
=0.400);教学实践在课程建设对医学人文教育认知度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教师教学资源在课程建设对教学实践阶段发挥正向调节作用(
β
=0.090)。结论 医学人文教育的发展,更需要考虑医学人文课程的建设及应用,通过课程改革、资源投入及实践教学,才能有效提升医学人文教育的认知度。
新闻公告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4《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4-12-20
《医学教育管理》严正声明
2024-04-17
《医学教育管理》电子刊全新上线啦!
2024-03-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4年征稿通知
2024-03-01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3《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3-11-03
中国期刊协会组织开展“不忘初心 助力基层”主题实践公益活动暨“弘扬太行精神,永葆红色本质”党建活动
2023-09-21
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收录
2023-03-22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3年征稿通知
2023-02-28
《医学教育管理》2022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2-11-16
特别声明
2022-05-26
《医学教育管理》2021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1-12-10
严正声明
2020-07-21
《医学教育管理》荣获北京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期刊等
2019-10-23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2年征稿通知
2022-02-25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1年征稿通知
2021-01-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0年征稿通知
2020-03-05
通知
2020-02-08
《医学教育管理》2019年评价指标发布
2019-12-10
首医期刊联盟系列讲座——“医学论文英文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和常见问题”讲座圆满举行
2018-10-23
《医学教育管理》入选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及影响因子发布
2018-10-23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4《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4-12-20
《医学教育管理》严正声明
2024-04-17
《医学教育管理》电子刊全新上线啦!
2024-03-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4年征稿通知
2024-03-01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3《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3-11-03
中国期刊协会组织开展“不忘初心 助力基层”主题实践公益活动暨“弘扬太行精神,永葆红色本质”党建活动
2023-09-21
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收录
2023-03-22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3年征稿通知
2023-02-28
《医学教育管理》2022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2-11-16
特别声明
2022-05-26
《医学教育管理》2021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1-12-10
严正声明
2020-07-21
《医学教育管理》荣获北京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期刊等
2019-10-23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2年征稿通知
2022-02-25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1年征稿通知
2021-01-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0年征稿通知
2020-03-05
通知
2020-02-08
《医学教育管理》2019年评价指标发布
2019-12-10
首医期刊联盟系列讲座——“医学论文英文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和常见问题”讲座圆满举行
2018-10-23
《医学教育管理》入选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及影响因子发布
2018-10-23
更多...
下载中心
作者署名要求、贡献声明及利益冲突
单位介绍信
作者授权书
论文模板
参考文献著录新格式(GB/T 7714-2015)示例
杂志征订单
更多...
友情链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414556
今日访问
1632
在线人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