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3年 第9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23-06-20
    上一期   
    专题研究
    中国近现代口腔医学史研究分析与展望
    单艳华, 周永胜, 周建, 陈琦, 张大庆, 郭传瑸
    2023, 9(3):  269-275.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01
    摘要 ( 784 )   PDF (722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中国近现代口腔医学史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之后经过80年的发展虽已有较多研究成果,但目前对于这些研究还缺少系统性梳理与分析。为了更好地推进口腔医学史研究,本文基于学科建制化理论,分类阐述口腔医学史在教育、期刊、共同体和执业管理制度4个方面的研究现状及进展,阐述口腔医学史的社会文化属性,为研究者多角度切入研究提供参考,也为今后口腔医学史的深入研究提供可借鉴的资料。这一研究也有助于挖掘史料背后的逻辑关系,有利于进一步明晰未来口腔医学的发展方向。
    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口腔医学史的研究成果与学术启示
    张净秋, 王伽伯, 王松灵, 周建
    2023, 9(3):  276-281.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02
    摘要 ( 815 )   PDF (761KB) ( 11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世纪以来中国古代口腔医学史研究,在现代医学、历史研究的影响下开始出现研究者和研究成果。相关研究摆脱了传统历史撰写的藩篱,依靠现代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和研究领域不断突破,形成了若干重要的研究亮点。其中主要的研究领域包括:甲骨文中的口腔疾病研究;考古研究中的早期人类牙齿研究;文物、艺术史研究中的口腔医学研究;医学通史性论著中的口腔医学研究;其他方面的研究。近年来,有关中国古代口腔医学史的研究逐渐为学界所关注,但是目前研究的总体人数还不够多,研究的领域仍不够广泛,研究的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拓展。总之,相关研究整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的前景十分广阔。
    世界口腔医学史课程教学历史回顾及对中国口腔医学史教学的启示
    朱梦迪, 张净秋, 王松灵, 周建
    2023, 9(3):  282-287.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03
    摘要 ( 689 )   PDF (740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世界口腔医学史课程教学萌芽于欧美,其发展历程分为4个阶段:萌芽期、快速发展期、成熟期、转型期。近代以来,西方医学史、口腔医学史的研究与教学传入我国,国内医学界、学术界有识之士受其影响和激励,开始思考本国医学史、口腔医学史的研究与教学。如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也相继开设医学史讲座,这一领域最重要著作《中国口腔医学史考》一书的出版。随着现代教育的不断发展,世界口腔医学教育越来越向着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课程内容不断更新、教学模式持续创新,这为我国口腔医学史的教学实践提供了经验和借鉴。
    口腔医学史课程的教学建设与实践
    周建, 朱梦迪, 赵丽颖, 王松灵
    2023, 9(3):  288-293.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04
    摘要 ( 1063 )   PDF (721KB) ( 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口腔医学史课程是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体系中一门重要的具有医学人文性质的课程,近年来越发引起学界的高度关注。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学史课程在国内开设较早,其创立和最早授课人是我国著名口腔医学史家、口腔医学家周大成教授。课程自1988年开设至今35年来,已形成较为成熟的教学体系,其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教学队伍等方面已经具有了较为成熟稳定的教育教学模式和教师团队。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改革方兴未艾之际,口腔医学史课程不断拓展新领域,在教学模式上紧跟时代发展,积极变革,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强化传统优势资源,建设师资队伍,为课程的现代转型与发展提供并创设条件。
    传承口腔历史,弘扬口腔文化——我国口腔医学博物馆建设回顾与展望
    赵铱民, 郁菁
    2023, 9(3):  294-298.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05
    摘要 ( 1017 )   PDF (718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博物馆记载了自然的发展历程,呈现了人类历史的演进轨迹,是学习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重要场所,也是开展相关研究的重要机构。20世纪30年代以来,口腔医学博物馆在中国大地逐渐出现,至20世纪80年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中标志性成果是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建立的国际口腔医学博物馆,该馆在展陈面积、展览内容、收藏文物、全球影响等诸多方面都堪称一流,是中国医学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目前,该馆已成为国内著名的“医学人文教育基地”和“科普教育基地”。口腔医学博物馆承载了文物收藏、历史传承、学术研究、科普教育等多方面功能,今后仍将不断建设,深化内涵,使口腔保健、口腔医学能够通过博物馆的宣传深入人心,达到全民爱牙、护牙之目的。
    教育教学
    图式交互可视化设计理论与医学教学实践
    张湘, 陈高文
    2023, 9(3):  299-308.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06
    摘要 ( 206 )   PDF (11610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图式交互可视化设计理论是在大学教学创新探索中形成的认知教学设计理论,其围绕教学探讨如何突破创新难点和提升师生学科思维能力,并采用模型法、质性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归纳法与演绎法,分析其设计模型原型特征。研究发现:从学科瓶颈、教学图式交互、关键交互事件、学习评价切入建立了教、学、科、产一体化设计的5个图解式,即学科瓶颈突破模型设计、教学图式交互可视化设计、主题概念图设计、学科思维提取关键交互事件模型设计和学科高阶能力评价模型设计。该设计系统在产科智慧教学实践应用研究中详细阐述了图解式的具体操作步骤、教学价值及其教学实践效果,为图式交互可视化设计理论应用提供范例。
    医学院校二级学院线上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
    张巨, 曾令娥, 曹慧慧, 裴金晶, 赵玉玲, 王川
    2023, 9(3):  309-313.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07
    摘要 ( 78 )   PDF (683KB) ( 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2020年以来,国内疫情形势复杂多变,教育部要求“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简称学院)根据首都医科大学统一安排,进行了两次春季学期完整的线上教学活动。随着师生线上教学的大规模展开,线上教学过程暴露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通过监控在线教学提升线上教学质量是摆在学院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基于对线上教学模式和教学成效的分析,构建线上实时交互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从而推进学院对线上教学模式的探索,促进线上教学内涵式发展。
    新医科背景下从学生视角探讨医学高校教材的选用
    李民华, 韩忠刚, 叶萌, 朱淼
    2023, 9(3):  314-318.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08
    摘要 ( 48 )   PDF (822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为落实教育部关于教材选用质量监控和评价机制的工作要求,首都医科大学不断完善教材管理制度,在规范教材选用的分级管理基础上,形成学生对教材的评价机制,使学生的评价意见参与到教材管理中。学校教材评价工作从学生提出的“选用分离”现象入手,关注新医科背景下学生视角教材的选用,分析指定教材和广义教材及英文类教材在学生中的使用情况,探讨教材作为“工具、媒介和资源”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医学高等教育一线教师开展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依据。
    学制和学位改革背景下医学检验专业本科教材建设比较研究
    袁梦婷, 曾伶俐, 王芳, 王婷
    2023, 9(3):  319-324.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09
    摘要 ( 85 )   PDF (729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学科交叉渗透、检验技术革新、人民医疗需求增长的现代中国社会背景下,医学检验学科内涵得到不断深化的同时,学科定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也面临巨变。2012年,《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医学检验”修改为“医学检验技术”,学制从五年改为四年,授予学位从医学学士改为理学学士。因此,医学检验专业教材进行了重新编写以满足培养新型检验人才的需要。通过比较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两种针对不同学制及学位医学检验专业本科生的教材,总结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新版教材在编写理念、排版格式和内容侧重点等方面的特点。同时,基于健康中国背景下新医科发展战略的人才培养要求,围绕医学检验技术的专业定位,对目前教材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和思考,通过教材比较探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教材建设的方向并探讨如何通过教材改革更好地贯彻检验人才培养新模式。
    德育教育
    医教协同视域下医学生医德教育路径探析
    李素芬, 胡仕坤
    2023, 9(3):  325-330.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10
    摘要 ( 63 )   PDF (706KB) ( 6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从当前医学教育及医疗卫生行业的整体来看,医学人才的综合素养水平是制约医疗改革和发展的瓶颈,如何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也就成为了医学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而临床能力和医德素养是当前医学生面临的质量短板。现阶段出现的诸多医患矛盾及医德医风“滑坡”现象的一部分原因正是医务工作人员医德素养缺失导致的,所以提高临床医学人才医德素养水平迫在眉睫。医学教育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同时涉及到“教育”和“医疗”两个重要的民生领域,要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医学从业人员,就需要学校、医院两个系统通过有效的协同合力,实现教改、医改的良性互动,促进院校和医院医德教育的紧密衔接。本文从医教协同视角出发,首先阐述了强化医德教育的意义,进而分析了目前医德教育所临的问题,最后在医教协同视域下探究医德教育的路径,通过增强院校与医院在医德教育上的衔接性和一贯性,从而增加医德教育的实效。
    “四个自信”视域的中医药自信教育要素
    张秀峰, 段志光
    2023, 9(3):  331-337.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11
    摘要 ( 71 )   PDF (750KB) ( 16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我国中医药高等院校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坚定“四个自信”的视域下,深入挖掘中医药自信教育要素,即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自信;观念先进、理论系统、思维独特、疗效支撑的理论自信;党和国家重视、方针政策明确、制度体系明晰、法治保障入轨的制度自信;中华文明宝库钥匙、传统优秀文化代表、中西文化交流名片的文化自信。强化中医药自信院校教育,坚定师生医护职业认同,培养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的时代新人。
    研究生教育
    从“援物比类”到“假说-演绎”:研究生科研思路的培养
    冯颖, 王宪波
    2023, 9(3):  338-343.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12
    摘要 ( 733 )   PDF (963KB) ( 8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传统医学的理论体系来自“援物比类”,是提出研究“假说”的基础,但缺乏推论、演绎和验证的过程。中医在治疗重大及新发、突发传染病过程中,对治疗疾病的科学机制阐述不明、缺乏疗效评估手段等问题,极大制约了学科在传染病防治中作用的发挥和在世界学术领域的影响力。通过着眼中西医传染病研究领域和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对传统医学通过“援物比类”与现代医学“假说-演绎”的互补特征和逻辑关系进行分析,并以“证实将中医治疗瘟疫的‘截断扭转、先证而治’理念应用于新冠肺炎治疗中的有效性”为例,讨论了在实践中如何培养中西医结合传染病科研型研究生从“援物比类”到“假说-演绎”的科研思路。
    导学思政视域下医学研究生“导+学”三维融合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李静, 吴桂霞, 蒋萍, 白生宾
    2023, 9(3):  344-348.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13
    摘要 ( 877 )   PDF (1590KB) ( 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同时,迫切需要解决研究生教育中学术科研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游离现象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医学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与困境,结合研究生培养实践经验,以“导学思政”驱动方法创新,形成以突显地域人文特色的思政资源为基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建立“一中心、两覆盖、三融合”的教学创新模式,打造“导学思政”品牌团队;同时发挥“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阵地育人优势,加强学科团队与党团组织协同育人,构建导学思政视域下的“导+学”三维融合育人模式,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效能最大化的实践方案。
    临床教学
    来华留学生口腔科学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葛少华, 何薇, 邵金龙, 于洋, 孙圣军, 徐秀英
    2023, 9(3):  349-353.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14
    摘要 ( 671 )   PDF (686KB) ( 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口腔科学是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培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近3年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留学生无法正常返校进行正常的线下学习,在线开放课程为这一教学困境提供了解决途径。笔者以全英文口腔科学(oral sciences)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例,将口腔专业课程与教育信息化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精品在线课程的建设和应用,也为在线分享教学经验和成果、提高全民和全球口腔健康素养提供了借鉴。
    里程碑式教学法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培训中的应用
    蒲永莉, 易航, 钟立, 陶柏华, 胡珊珊, 郭小东, 吴素华, 何松, 梅浙川, 宁波
    2023, 9(3):  354-359.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15
    摘要 ( 890 )   PDF (1015KB) ( 7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里程碑式教学法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专科培训中的应用问题。方法 ERCP教学因缺乏理想模型,多由带教老师在术中通过“手把手”的方式进行,其操作难度大、手术风险高导致学习成功率低。通过借鉴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有关内镜医师专科培训的规范和经验,根据ERCP操作难度制定学习进程的里程碑,指导老师和学员按进程由易到难,由低风险到高风险,循序渐进达成目标。结果 分析近年来培训学员的里程碑学习曲线结果,该方法利于因材施教,可实时追踪学习效果,便于指导老师及时分析、总结、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既保证了患者权益,又满足了学员培训的要求。结论 里程碑式教学方法具有非常大的应用价值。
    虚拟现实技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凌琳, 付娟娟, 范懿隽, 王静
    2023, 9(3):  360-364.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16
    摘要 ( 770 )   PDF (757KB) ( 5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规培医生45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22人和对照组23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理论授课和实验分组教学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理论课授课基础上采用VR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两组学员分别进行理论知识考核、操作评分及满意度调查,综合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试验组的理论知识考核及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调查问卷显示:VR使用的总体满意度得分较高,尤其是VR设备的使用感与体验感方面,认为其沉浸感强、操作简单,能够大大提高学习兴趣;在VR是否可以替代传统教学这一单项问题上则认为尽管VR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能够很好地弥补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但是尚有部分内容不能被模拟,因此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而应与传统教学方式相互结合。结论 VR技术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操作技能。
    BOPPPS教学模式在肝胆外科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及思考
    何堃, 秦亚君, 丁雄, 吴传新
    2023, 9(3):  365-369.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17
    摘要 ( 746 )   PDF (697KB) ( 4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外科学课程中肝胆外科相关疾病的教学内容占据了较大比重,教学形式多种多样。大学生由医学基础理论课进入临床相关课程,在接受程度及适应程度上,均具有一定程度的困难。因此,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技巧、教学方式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OPPPS教学模式是一种以教学目标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增强学习效果的教学模式。目前,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球多所高校得到应用,但如何更好地将该教学模式融入医学本科肝胆外科相关的教学中仍然需要探索与研究。笔者初次尝试在肝胆外科的理论课大课(腹部损伤)中实施BOPPPS教学模式,并结合微信小程序、调查问卷、教师-学生互动、学生-学生互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们的兴趣及学习主动性。学生们课堂上表现积极,踊跃抢答,课后对于BOPPPS教学模式反馈较好。
    案例教学法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杨楠, 梁莉, 许亦权
    2023, 9(3):  370-375.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18
    摘要 ( 49 )   PDF (708KB) ( 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21年12月在我院实习及进修的口腔专业本科学生64名,按照年龄、性别等基线资料均衡匹配的原则将其分为试验组(n=32)和对照组(n=32),分别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和CBL教学法。课程完毕后,通过问卷调查和各项成绩考核等方法进行教学评估。结果 试验组学生自主学习用时为(4.52±1.57) h,明显长于对照组学生的用时(2.76±1.28) h,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915,P<0.001);试验组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和人际交往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15、P=0.009、P<0.001)。试验组中学生的理论成绩和案例分析题成绩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P=0.008、P<0.001)。通过Spearman秩相关检验,案例分析题成绩与学生自学时间呈正相关性(r=0.769,P<0.001)。结论 CBL教学法对于提升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教学质量具有重要价值。
    院校管理
    中医药院校一体化智慧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策略
    刘丽丽, 薛培, 孙然, 张雅萍, 闫永红
    2023, 9(3):  376-381.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19
    摘要 ( 106 )   PDF (2303KB) ( 4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教育信息化2.0时代,智慧教学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通过梳理中医药院校智慧教学平台建设现状,明确智慧教学平台建设的目标和要求,提出教育信息一体化智慧教学平台框架设计,旨在解决目前中医药院校“教、学、评”三方涉及的各类问题,并进一步思考一体化智慧教学平台的应用策略。中医药院校需要通过提高教师智慧教学能力、加强学生学习策略研究和构建多元动态评价体系等路径提升智慧教学的实效性,促进中医药高等教育智慧化发展。
    医学高校国家级药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拓展与建设
    王玉记, 李莉, 张筱宜, 魏欣, 杨贞春, 赵明
    2023, 9(3):  382-388.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20
    摘要 ( 61 )   PDF (793KB) ( 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实验教学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实验教学中心是保障实验教学和安全培训的重要场所。首都医科大学药学院实验教学中心(简称中心)拥有一支优质的可持续发展的实验教师队伍,依托现代化的仪器,运用高效运行和管理的机制,践行规范化的教学模式。中心始终坚持以本科生能力培养为核心,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坚持科研引领,发挥优质课程示范作用,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总结药学和药学相关专业的实验教学经验,持续推进创新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开拓实践育人新模式。
    调查研究
    基于知识图谱的医学人才培养可视化分析及思考
    龚丽鑫, 钮晓音
    2023, 9(3):  389-396.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21
    摘要 ( 1334 )   PDF (1791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究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合作研究情况,为新医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研究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以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作为数据来源,运用文献计量学、共词分析等研究方法,使用CiteSpace5.8.R3制作知识图谱对医学人才培养相关研究进行分析。结果 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研究发文数量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人才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模式改革是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机构间合作力度不够。结论 当前医学人才培养研究总体数量和影响力较薄弱,新医科背景下的医学人才培养研究目前已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应着力拓展相关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情况调查与分析
    谷雨, 张怀平, 何淑通, 张前德
    2023, 9(3):  397-403.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22
    摘要 ( 559 )   PDF (734KB) ( 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旨在了解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培养状况、评估培养情况及阶段性差异,为提高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基础信息和参考依据。方法 以574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法对不同年级定向医学生在课程设置、师资教学、考核评价及综合素质上进行横向对比。结果 定向医学生认为增设相应课程的必要率均超过了50%;对师资教学的总认同度为81.18%;2018级-2021级定向医学生对考核形式的认同度随着年级的升高整体呈下降趋势;定向医学生认为自身综合素质的具备率为81.37%,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而逐级降低;2018级临床医学专业定向生对实践教学的满意度为80.31%。结论 不同年级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的培养状况存在一定差异,应当采取针对性措施,提高定向医学生的培养质量。
    隐蔽青年问卷汉化及其中文版在北京某高校医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
    顾艺楠, 金光辉, 路孝琴
    2023, 9(3):  404-409.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23
    摘要 ( 95 )   PDF (761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将25项隐蔽青年问卷(25-item Hikikomori Questionnaire ,HQ-25)翻译成中文,并检验其信度和效度,为早期发现青年人中的社会退缩状态提供可应用的筛检工具。方法 征得问卷原作者的同意,对HQ-25进行正译、回译、文化调试得到中文版HQ-25问卷(HQ-25-C)。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北京某高校574名医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SPSS 26.0检验HQ-25-C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分半信度,同时采用AMOS 26.0对其因素结构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 信度分析:HQ-25-C总量表Cronbach’s α系数为0.928,社会化、隔离和情感支持3个分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44、0.855和0.741。分半信度Spearman-Brown系数为0.945。验证性因子分析:χ2/df=2.910,RMSEA=0.058,CFI=0.927,IFI=0.928,TLI=0.911。结论 HQ-25-C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在青年学生中作为筛检工具进行应用。
    医学与人文
    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与实践——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为例
    姜怡龄, 焦井泉, 季梅, 沈理, 郁松, 钮晓音
    2023, 9(3):  410-414.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3.03.024
    摘要 ( 377 )   PDF (714KB) ( 5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医学人文是医学的灵魂,是医学生培养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加强适应“健康中国”战略要求的医学人文教育,提升医学生人文实践能力,是当前医学教育面临的主要任务之一。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结合医学人才培养目标,在人文课程体系、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实践教育、师资培养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以期为“健康中国”培养有温度的卓越医学人才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