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7卷 第2期    刊出日期:2021-04-20
    专题研究(“5+3”一体化人才培养)
    “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与实践——以郑州大学为例
    张景华, 许 燕, 王培松, 李胜云, 俞海洋, 董子钢
    2021, 7(2):  107-110,120.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01
    摘要 ( 6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临床实践教学在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加强“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临床技能训练是培养高水平临床医师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郑州大学为例,对如何培养“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的临床技能进行了有益探索与实践。
    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
    张艳艳, 孙常程, 曹风雨, 俞海洋, 董子钢, 张景华
    2021, 7(2):  111-115,125.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02
    摘要 ( 8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临床医学“5+3”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经过5年来的改革实践,成效明显,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的主导力量。其本质内涵是通过将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进行有效衔接,最终建立一套标准化、规范化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以郑州大学为例,剖析该培养模式下目前尚存在的诸多薄弱环节,了解围绕一流大学建设背景下做好顶层设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开展课程改革、加强基层教学组织和师资队伍建设、医教协同育人等工作对一体化人才培养内涵建设所做的一些改革实践,旨在为高校这项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
    “新医科”背景下临床医学类专业基础课程体系构建的探讨与思考
    常 成, 黄幼田, 闫红涛
    2021, 7(2):  116-120.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03
    摘要 ( 88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医科”背景下,临床医学专业作为医学教育各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的医学教育改革和创新,对培养面向未来的新型医学人才至关重要。在人才培养模式中,课程体系的构建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新医科”背景下课程体系的建设核心是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融合和创新。在基础课程融合和创新中,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和医德教育,形成以“医科+X”的新的基础课程体系,同时建立新型整合医学课程,并探索新型理工课程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中的作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中主修的整合医学课程和辅修的“理、工、文、商”科课程的教学时程要相辅相成,同时完成医学院内部和校内不同院系间多方协同参与的教师和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最终完成“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创新型和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
    实验课程改革与科研平台开放在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许 燕, 张景华, 宋国英, 曹风雨, 俞海洋, 鄢文海
    2021, 7(2):  121-125.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04
    摘要 ( 63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学科,实践能力培养是提高医学生,尤其是“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岗位胜任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创新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郑州大学医学院多年来依托学校综合性大学的特点和学科优势,通过实验教学课程改革、开放实验教学及科研平台,充分发挥院系各级教育教学单位在培养医学生创新能力过程中的作用。在宽基础、厚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快速适应现代基础医学教育迅速发展,提升学校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能力,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
    人才培养
    地方医学人才培养中过程性评价和教学科研互动的实践与探索
    李祥子, 冯志君, 陈结霞, 吴运军, 周 蓓
    2021, 7(2):  126-132,137.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05
    摘要 ( 77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新时代“高教改革22条”的实施背景下,医学本科教育要求严格教育教学管理、改革教育教学制度、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然而,教学资源相对不足、评价机制不够健全及教学科研互动不够等问题均会影响地方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为深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通过在探索创新性地方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过程中,构建了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和线下考试三位一体的多元化过程性评价体系,分别从理论课、实验课和创新实训3个角度实施了教学科研互动式的医学人才培养方案,取得了一定成效,以期探索出地方高等医学院校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的新路径。
    “组团式”医疗援藏中“师带徒”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刘 旭, 刘文虎
    2021, 7(2):  133-137.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06
    摘要 ( 7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西藏自治区由于客观条件原因,医疗水平比较落后,医疗人才相对匮乏。“组团式”医疗援藏工作,为西藏的医疗水平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创造了有利条件。开展“师带徒”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内容包括建立“师带徒”负责制,强化临床实用性,加强动手能力的训练,注重医学人文教育以及临床科研能力的培养等。通过前期的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当地医学人才水平达到预期的提高,该模式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实施与推广。
    课程建设
    《麻醉学专业导论》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实践与评价
    赵自刚, 冯妞妞, 郭 睿, 张立民, 李福龙
    2021, 7(2):  138-142.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07
    摘要 ( 1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构建《麻醉学专业导论》教学体系,评价教学效果。方法  在原《麻醉学专业导论》教学体系基础上,拓展实验教学与理论授课专题,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型教学体系。通过问卷调查,从专业认知能力、后续课程学习动力、制定职业与发展规划等3个方面,分析接受传统教学体系2014-2017级学生与接受新型教学体系2018-2019级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  新型教学体系分别从“了解麻醉学的地位、专业特色、工作领域”“为今后学习基础医学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参加临床见习/实习”“确定职业规划、了解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准备研究生考试”等方面提高了传统教学对学生的指导与引导作用。结论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强化了学生专业认知能力的培养、强化了学生后续课程学习的动力、强化了学生职业规划与发展的引导,更大程度地实现了“了解专业、热爱专业、学习专业、胜任专业”的教学目标。
    基于医学术语翻译理论重构医学人文双语课程
    阮俊斌, 赵学旻, 旷 群
    2021, 7(2):  143-150.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08
    摘要 ( 42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医学英语术语是医学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人文双语教学是培养医学生恪守医德、为病人服务的目标方向,也是新时代医学院校立德树人的首要任务。上海健康医学院的英语教师在医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积极探讨培养医学生以人文关怀为目标的价值取向的教学实践,以人本思维培养为关键,借用切斯特曼翻译伦理模式(再现伦理、服务伦理、交际伦理、规范伦理和承诺伦理),引导学生利用医学术语变体开展沟通式交流,以利于学生在未来的医患交际中,运用医学术语变体的社会人文功能,寻找医患有效沟通的路径和方法。
    口腔医学整合课程改革探索——以牙体牙髓病学课程为例
    陈 亮, 杨德琴, 王 玥
    2021, 7(2):  151-155.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09
    摘要 ( 72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口腔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除了要求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成熟的实践能力也是关键,临床诊疗思维就是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的结合,只有通过培养并提高医学生临床思维和临床综合能力,才能培养出一流的医学人才。以牙体牙髓病学主要疾病的诊疗技术为切入点,探索牙体牙髓病学课程设计改革,最终进行口腔医学整合课程的探索,提高口腔医学生学习效果,以期实现岗位胜任力的培养。
    《现代仪器分析在生物医学研究的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王耀楠, 宋学英, 薛 冰
    2021, 7(2):  156-159.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10
    摘要 ( 65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掌握现代仪器分析技术在生物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提升有极大的帮助。通过介绍研究生课程《现代仪器分析在生物医学研究的应用》的授课现状,对课程内容和授课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建设性意义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方案,这些探索性改革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了课程的教学效果。
    开展《人体与运动系统病理学》课程线上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刘玉婷, 王大业
    2021, 7(2):  160-163.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11
    摘要 ( 11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病理学系教师们结合假肢矫形专业学生的专业特点开展《人体与运动系统病理学》的线上教学。通过精心准备前期的课程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和教学路径,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以求获得学生们好的教学反馈。在特殊时期下坚持教学工作有序开展并可以最大程度保证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模式也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顺利转换,同时也为线上教学积累了经验。
    课程思政
    运用经典案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毒理学教学为例
    赵玲俐, 王取南, 高 蓝, 张 君, 张 程, 林之靖, 王 华, 孙美芳, 徐德祥
    2021, 7(2):  164-168.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12
    摘要 ( 83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是专业课课程思政改革的必然要求。毒理学是预防医学专业课,主要研究外界因素对机体健康的损害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利用经典案例,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毒理学中的友善,认识诚信的可贵,领会敬业精神和毒理学的魅力,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是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素质教育
    医学生人格特质与共情能力的相关性研究
    王 静, 程黎明, 崔海松, 褚旭霞, 曾连花, 黄 蕾
    2021, 7(2):  169-173.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13
    摘要 ( 4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测评医学生的共情能力现状,探讨人格特质对其共情能力的影响,为培养医学生的共情能力提供对策。方法  以上海市3所高校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班级整群抽样的方式进行问卷调研。采用杰斐逊共情量表-医学生版(JSPE-S)和大五人格量表(NEO-FFI)分别评估医学生的共情和人格特质。结果  共发放问卷2 020份,回收有效问卷1 958份,有效率为96.93%。医学生的共情能力总分均值为(103.24±14.35)。共情能力总分与大五人格中的“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严谨性”维度呈显著正相关(r=0.154~0.406, P<0.01),与大五人格中的“神经质”维度呈显著负相关(r=-0.175, P<0.01)。分层回归结果表明:“共情重要性”和“大五人格”量表的5个维度进入回归方程。其中,人格因素占可解释方差变异量的16.2%(P<0.01)。结论  我国医学生的共情能力低于国外医学生,重视人格特质的塑造有助于提高其共情能力。
    医院护理专科定向班招生及相关问题探讨——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为例
    邵越英
    2021, 7(2):  174-177.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14
    摘要 ( 30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在2012~2016年招收护理专科定向班,招生对象为北京市高中毕业生。共招生235人,189人留院工作。定向班学生培养模式、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与非定向护理专科生相同。其学生大一出现不及格较多,应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有关;2015级、2016级学生大二不及格情况明显减少,应与培养协议中留医院工作的标准提高有关。建议:招生对象最好是二本学生;医院与学校合作模式可以再灵活一些;培养协议应对学生有高标准要求并增设奖励条款;增加高考报名前面试,以了解学生整体素质;医院应及早介入学生管理。
    教学方法
    体验式教学在耳鼻咽喉科护理实习生科研能力培养教学中的应用
    温兰英, 黄建国, 谢莉萍, 孙 薇, 吴 旋
    2021, 7(2):  178-182,187.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15
    摘要 ( 72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体验式教学结合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在耳鼻咽喉科护理实习生科研能力培养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取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实习94名本科护理生为研究对象,每组学生6~8人,按照在耳鼻咽喉科实习先后顺序,每组随机分为试验组或对照组。试验组实习教学采用体验式教学结合CBL,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分析两组学生护理考试成绩及学生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护理科研思维、提高护理临床思维及护理科研能力、实习信息丰富程度、增强护理工作自信心、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等方面评价差异。结果  两组学生实习考试成绩比较,总分及护理案例题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问卷调查显示,试验组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满意率达93.33%。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护理科研思维、提高护理临床思维及护理科研能力、实习信息丰富程度、增强护理工作自信心、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等方面,试验组学生评价满意率均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教师问卷调查显示,体验式教学结合CBL有助于提高教师自身科研素质及教学能力。结论  体验式教学结合CBL应用于护理实习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护理临床思维和护理科研能力。
    翻转课堂在《异常人体形态学》课程中的实践
    杨 慧, 江 瑛, 李 良, 孙 静, 王 稳, 刘 瑜
    2021, 7(2):  183-187.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16
    摘要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在《异常人体形态学》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抽取两个学年医学本科学生并分为两组,对照组按照传统教学方法授课,试验组采取翻转课堂教学法。结果  对比两组学生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及调查问卷满意度,试验组的期末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标本观察及病例讨论等环节的课堂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平时成绩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翻转课堂教学法提高了《异常人体形态学》的教学质量,也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及综合能力。
    跨专业公开观摩课对教学反思的作用
    夏 蓉, 车念聪, 王 蕾
    2021, 7(2):  188-191,211.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17
    摘要 ( 13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对教学研究的深入,教学反思的方式和内容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公开观摩课作为一种教学反思的重要途径,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对教学反思的促进作用尚待进一步发掘。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通过推行跨专业公开观摩课制度营造良好的教学反思氛围,开展有益的教学思维活动,补充适宜的教学反思形式,推进专业间的交流融通,从而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为进一步在高等院校间推广教学反思的策略和方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毕业后教育
    影像后处理技术在神经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
    李海龙, 饶 维, 李彦腾, 张剑宁
    2021, 7(2):  192-195.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18
    摘要 ( 81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评价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影像后处理技术在神经外科教学查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神经外科典型病例,以病例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布置课前预习内容,联合影像后处理技术在教学查房中以导向问题为主线实施教学培训,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评价教学效果。结果  PBL联合影像后处理技术教学查房模式和传统讲授教学查房模式的学员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92.53±2.17分、81.40±6.17分,临床诊疗考核成绩分别为91.10±1.97分、79.60±3.27分,P值分别为<0.001、<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接受PBL联合影像后处理技术教学模式的学员对教学方式的认可度、增加学习兴趣、利于神经科思维,P值分别为0.013、0.024、0.035。结论  PBL联合影像后处理技术可有效提高教学查房效果,帮助学员提高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抓住神经外科疾病的关键点加速神经外科诊疗思维能力的形成。
    调查研究
    我国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人才培养体制现状调查与分析
    武 艳, 赵 颖, 谢千池, 吴 萍, 雷丽萍, 朱 淼, 赵丽莉, 朱庆双, 路孝琴, 王松灵
    2021, 7(2):  196-200.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19
    摘要 ( 6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为了遵循医学人才培养规律,规范医学人才培养体制,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探索符合我国实际需求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140所高等医学院校进行调查,并对相关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86.96%的高校对统一规范为“5+3”一体化为主体,同时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毕业合格者授予医学博士(MD)学位表示赞成。②76.80%的高校对将“5+3”一体化作为培养全科医生主要渠道的医学博士培养体系表示赞成。③90.40%的高校对通过“5+3+X”一贯制培养授予MD+PhD项目,培养复合型高水平临床医学人才表示赞成。④84.80%的高校对医学学位授予与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相脱离,后者应纳入职业培训范畴表示赞成。结论  全面推进落实“5+3”为主体的高素质临床医学相关人才培养模式,将培养目标定位为以满足社会需求的高水平全科医生为主体,加快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体系建设。
    北京市社区医务人员从事安宁疗护工作意愿调查
    何 曦, 杨淑娟, 刘兰秋
    2021, 7(2):  201-205.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20
    摘要 ( 13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北京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人员对从事安宁疗护工作的意愿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分层多阶段的抽样方法,对北京市10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468名医务人员进行自编问卷调查。结果  北京市社区医务人员愿意从事安宁疗护工作的占43.2%;年龄、职称等4个方面对医务人员从事安宁疗护工作意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医务人员的年龄、职称、最高学历所学专业和安宁疗护认知程度是影响从事安宁疗护工作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中高年资社区医务人员更愿意从事安宁疗护工作;临床医学和中医学及中西医结合类专业医务人员的安宁疗护工作意愿有待提升;社区医务人员安宁疗护的认知水平是影响其从事安宁疗护工作意愿的重要因素。
    医院管理
    医院高值耗材信息化管理及其优势
    张 英, 董佳琦, 徐燕玲
    2021, 7(2):  206-211.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21
    摘要 ( 35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建立一套高值医用耗材的全程跟踪管理系统,使耗材物资管理系统和医院信息系统联接,以提高管理效率及准确度。方法  介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高值耗材传统手工管理方式与现代信息化管理方式并进行对比。结果  现代信息化管理高值耗材的方式(包括一级、二级库房的设立,耗材智能柜的使用,多部门互相监督及负责管理机制,从进库-申请领货-使用统计-结算全面跟踪)。与传统手工管理高值耗材的方式相比,现代信息化管理高值耗材的方式可以减少计费漏记、提高高值耗材管理效率、信息可追溯性强、改善库存管理。结论  高值医用耗材的信息化管理,可以保证医用耗材的安全管理和质量把控,提高医用耗材的管理质量。
    实验室管理
    医药院校化学实验室药品的规范化管理及其安全使用
    石 晨, 李 珺, 王玉记
    2021, 7(2):  212-216,222.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22
    摘要 ( 12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医药院校的化学实验具有学科交叉性强、实验内容综合等特点,使用不同类型的化学药品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安全隐患,因此,做好化学实验室的药品安全管理十分重要。通过分析医药院校的化学实验室药品管理现状,主要存在安全管理意识淡薄、化学药品种类繁多、药品安全管理不足等问题。为此提出化学实验室药品管理对策,包括人员安全意识教育、药品安全管理制度、软硬件的配套措施。在此基础上,讨论了药品规范化存放管理方法,除了一般化学药品的分类存放管理,还要注意强氧化性、强腐蚀性、强毒害性、易燃易爆的药品等,要进行特殊的保管。此外,还有领药登记、取药方式、废液管理等药品规范化使用方案。化学实验室药品采用规范化的管理模式,有助于维护安全稳定的教学科研环境。
    专  论
    全科医生关于痴呆相关知识、管理能力与态度现况的综述
    李 婧, 王美荣, 邵 爽, 徐筱婧媛, 杜 娟
    2021, 7(2):  217-222.  doi:10.3969/j.issn.2096-045X.2021.02.023
    摘要 ( 12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了解国内外医务人员的痴呆相关知识、管理能力与态度现况,分析国内外存在的差异。针对目前国内存在问题,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为提高国内全科医生痴呆管理水平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