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期刊
杂志简介
编委会
被收录情况
联系我们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投稿指南
常见问题
审稿中心
评审与编辑
审稿流程
更正与撤稿
出版声明
出版伦理声明
开放获取声明
下载中心
English
2025年4月11日 星期五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7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1-12-20
上一期
下一期
研究生教育
以胜任力为核心的“二经四纬”医学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构建及实践——以滨州医学院为例
田 梗, 张乃丽, 胡 威, 王广成
2021, 7(6): 591-595,600.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01
摘要
(
1081
)
PDF
(1209KB) (
6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大健康”背景下,对医学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提高医学研究生岗位胜任力,滨州医学院紧紧围绕“岗位胜任力”的核心,从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和研究生培养两个“经度”入手,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交叉思维和国际视野4个“纬度”,实施培养模式改革。在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经度,建立健全研究生导师分类遴选考核体系,构建“四位一体” +“思政贯通”的导师培训体系,开展“医学+X”交叉融合工程,组建国际化导师队伍,全面提高研究生导师岗位胜任力。在研究生培养经度,构建科学学位科研素养全周期覆盖、专业学位 “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生分类培养体系,建立“医学+X”医学研究生交叉培养体系和“S-P-R-I国际化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学科交叉能力,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研究生岗位胜任力。自新模式实施以来,切实提升了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学科交叉思维和国际视野,岗位胜任力显著提高,深受就业单位欢迎,就业率近100%,均从事医学科研或临床工作。
以“仁心妙术”为价值引领的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张 俊, 张璐萍, 石海杉, 田 梗
2021, 7(6): 596-600.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02
摘要
(
959
)
PDF
(1045KB) (
7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医学类研究生教育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医学人才的重任,其中“为谁培养人”“培养怎么样的人”的问题关系着我国十四亿人民的健康和“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融合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全面推进医学类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就是要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之中,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结合医学类研究生年龄和价值观相对成熟、培养模式分散等特点,以“仁心妙术”为价值引领,通过强化党支部建设和导师队伍建设、构建系统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体系、打造新媒体和实践育人平台等措施,构建了研究生“大思政”的育人格局和以“仁心妙术”为价值引领的医学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实现了研究生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共同发展的协同效应和目标。
研究生思政教育融入《医学科研导论》教学探索
李雅娜, 姜文国, 杨春华, 米 佳, 田 梗
2021, 7(6): 601-605.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03
摘要
(
1102
)
PDF
(1139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需要和“立德树人”的核心育人相融合,课程建设是培养研究生科学思维和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医学科研导论》是一门介绍医学科学学科基础知识与前沿进展的课程,旨在激发研究生科学研究的价值观念形成,提升科学研究的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课程教学中通过提炼“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各教学环节,使得思政学习与专业知识以“同向同行”传授给学生,达到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为完善研究生教学中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依据。
医学研究生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门婷婷, 赵景刚, 周 超, 王 嵩, 刘 珍, 王 东
2021, 7(6): 606-609.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04
摘要
(
742
)
PDF
(1116KB) (
6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顺应医教协同,深化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需要,全面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大举措。如何提升医学研究生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是医学教育工作者重要课题。从医学院校实际出发,通过详细分析医学研究生党员的特点,剖析当前医学研究生党建工作现状以及面临的困难,提出适用于医学研究生党支部建设的管理与实践模式,包括充分利用思政平台、创新组织活动载体、支部建在年级、小组建在科室、学院与导师齐抓共管等模式。
厚人文、强实践、重能力 临床医学卓越人才培养探索——以广州医科大学为例
吴他凡, 殷子寓, 李建华, 郑建民, 陈伟民
2021, 7(6): 610-615,621.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05
摘要
(
862
)
PDF
(1514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我国医学教育的课程体系不同程度存在过于关注专业知识教育,忽视人文素养培养,理论与实践结合不够紧密,评价考核“一考定乾坤”等问题。广州医科大学以岗位胜任能力为导向,探索构建“厚人文”的人文素质培养体系、“强实践”的实践教学体系、“重能力”的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具有良好医德医风、精湛医学实践技能、厚重综合素养的卓越医学人才,取得了一定的培养成效。
儿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面临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朱 杰, 蔡 鹏, 向先兰
2021, 7(6): 616-621.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06
摘要
(
710
)
PDF
(1051KB) (
6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儿外科医生的紧缺问题,随着当下二胎政策的开放显得更加突出,儿外科专业学位的研究生作为儿外科最坚实的后备军,培养出优秀的儿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儿外科长久发展的保障。目前,面对儿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探索出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对儿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希望能为儿外科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
临床教学
整合医学教学模式下感官系统疾病教学的探讨
江黎珠, 康厚墉
2021, 7(6): 622-625.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07
摘要
(
690
)
PDF
(1108KB) (
9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整合医学教学模式下感官系统疾病教学,打破了传统“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结构,将耳鼻咽喉科学、眼科学、皮肤科学、烧伤外科学、生理学、病理学、解剖学、影像学等学科有机整合,使基础和临床紧密结合在一起。经过前期实践改革,课程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成效,同时也发现诸多问题,对此从教学内容和教学学时调整、教材修订、丰富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改革等多个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改进措施。
中医皮肤病学临床教学方法的探索
刘志勇, 周冬梅, 孙丽蕴, 王莒生
2021, 7(6): 626-630.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08
摘要
(
801
)
PDF
(1043KB) (
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中医皮肤病学临床教学中,注意更新教学观念, 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强调教育目的是培养学员的自学习惯、自学能力和终生学习的理念。教师在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条件、加强师生互动、启发学习兴趣下,采用将多媒体教学、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 CBL)、角色扮演教学法、皮肤基本损害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并利用好微课、微信等现代公共平台和技术,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课后善于回顾及反思,互相交流,总结经验。
线上线下教学
混合式教学在医学统计学课程中的应用
刘相佟, 伍梦秋, 陶丽新, 胡耀余, 罗艳侠, 高 琦, 祝慧萍, 吴立娟, 刘 括, 刘 芬, 郭秀花
2021, 7(6): 631-635.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09
摘要
(
161
)
PDF
(1041KB) (
4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针对当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面临的教学瓶颈,如何确保新冠疫情非常时期的教学质量,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三个方面探索医学统计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后疫情时代医学影像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新模式的建设及思考
金 哲, 陈 律, 方 进
2021, 7(6): 636-640.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10
摘要
(
212
)
PDF
(1141KB)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各医学院校积极响应“停课不停学、停课不停教”精神,利用各类直播软件和网课平台开展在线教学,逐渐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线上教学模式。医学影像学在疾病筛查、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这门课程的线上教学质量对疫情时代医学生的培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回顾了医学影像学网络教育现状和疫情期间面临的挑战,并以此为背景对医学影像学网络教育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初步探讨。
基于BOPPPS的线上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李蜀鄂, 赵佳佳, 黄晓菲, 余少玲, 于 然, 陈莉莉
2021, 7(6): 641-646,660.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11
摘要
(
858
)
PDF
(1189KB) (
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基于BOPPPS的线上教学模式在口腔医学本科生临床实习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研究采用实验对照法和问卷调查法,选择2019届、2020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实习本科生,其中2020届为试验组,采用基于BOPPPS模式的线上实习教学,2019届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椅旁实习教学。对两组学生学习参与度及学习过程进行问卷调查和评价,对试验组教师教学效能反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学习参与度问卷调查中,试验组在情绪和参与度维度得分高(P<0.05);学习过程问卷调查中,浅层及深层学习方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浅层学习动机得分低(P<0.05)。教师教学效能调查问卷显示教师对教学效能反馈均分均在6分及以上。结论 基于BOPPPS的线上实习教学模式学生参与度高,浅层学习动机少、教师教学效能反馈积极,教学效果良好。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融入到妇产科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探索
王焕英, 罗恋梅, 杨 冬, 李燕娜, 张 彬, 张 军
2021, 7(6): 647-650.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12
摘要
(
1138
)
PDF
(1038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立德树人是高校教育的根本任务,通过课程思政建设实现专业课育人功能。从更新教师教育理念,基于案例法加强思政元素融入妇产科学课堂教学,丰富课堂教学手段,探索妇产科学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路径实践。深入挖掘妇产科学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和育人元素,并以案例形式“润物细无声”地结合到妇产科学课堂教学中,潜移默化地达到“三全育人”的效果。
思政教育融入国际法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方法探究
海 洋, 孟彦辰
2021, 7(6): 651-655.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13
摘要
(
781
)
PDF
(1042KB) (
6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将思政教育融入国际法课程教学,是卫生法专业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在教学内容中将“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理念作为国际法课程思政教育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以国际法治为主题实现显性教育与隐形教育并重,围绕“新时代”的国际定位构建课程思政从理论到现实的桥梁。编写融入充足思政元素的国际法课程配套案例集,转变国际法教师队伍课程思政的理念,创新教学方法,完善对国际法课程思政的教学考核评价。
素质教育
“三全育人”视角下思政教育机制实践与探索——“杏林成长导师”计划的构建
王亚飞, 高 鹏, 李龙朝, 刘冬杪, 汤 阳, 刘 茉, 陈与丰, 赵建磊
2021, 7(6): 656-660.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14
摘要
(
155
)
PDF
(1142KB) (
8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全育人”是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关键一环,也是中医药高校推动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以“三全育人”为视角对北京中医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举措“杏林成长导师”计划路径、内容深入分析,运用统计分析和文献研究方法,剖析该计划对中医学专业大学生的学业、思想和实践等多个层面的现实成效,从而为“三全育人”理念在中医药院校制度建构中的应用提供新的视角与方法。
新时代医学院校美育的实践与思考
寇瑾妍
2021, 7(6): 661-664.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15
摘要
(
695
)
PDF
(1114KB) (
7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近年来,教育部陆续颁布了针对美育工作的具体指导意见及课程方案,为高校美育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医学院校将美育作为培养师生品德、强化思政工作的重要抓手和主要渠道,通过打好第一课堂育人基础,拓展第二课堂育人空间,延展艺术活动育人载体,将医学特色与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以培养提高师生审美和艺术素养为目标,在浸润式教育和艺术实践过程中,使医学生建立了自信、健全了人格、获得了审美满足;同时,对教职工进行美育渗透、助其建立美育思维,由点到面辐射教学、服务和管理全过程,为医学院校“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教学评价
基于雨课堂的《医事法学》形成性评价研究
刘兰秋
2021, 7(6): 665-669.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16
摘要
(
176
)
PDF
(1271KB) (
5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医事法学》是卫生法学专业重要的特色专业课程,对于学生专业思维的养成和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以期末考试为主的终结性评价方式存在一些弊端,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无法发挥“以考促学”的功效。基于雨课堂的《医事法学》形成性评价具有评价内容的全方位性、评价时间的全周期性、评价指标的多元化、评价结果的可视化以及评价效果的实质化等优势。应在《医事法学》中开展基于雨课堂的形成性评价,确定形成性评价的实施范围,科学设计基于雨课堂的医事法学形成性评价指标体系和分值,遵循课前、课中和课后的顺序依次开展形成性评价。
青海省住培医师焦虑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李豪杰, 达哇卓玛, 陈 洁, 张静妮, 罗 玮, 马 兴, 吉 莉
2021, 7(6): 670-674,709.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17
摘要
(
136
)
PDF
(1191KB) (
8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了解青海省住培学员焦虑现状及不同社会特征住培医师焦虑情况差异、探索影响住培医师焦虑水平的因素,以期在未来培训工作中对该群体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及干预提供依据。 方法 结合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临床医师工作压力源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青海省3所综合医院住培医师进行调查。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259份;研究对象焦虑总分均值为32.36±7.10,与全国常模比较青海省住培医师焦虑总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t=12.26,P<0.05)。本研究对象标准分均值为42.41±9.99,焦虑检出率约为40.9%;其中轻度焦虑者占29.7%,中度焦虑为6.6%,重度焦虑为4.6%。65%的住培医师职业压力较大,平均职业压力总分为99.46±0.72,并且其职业压力源前3位分别为组织管理、职业兴趣及工作负荷;比较不同特征住培医师焦虑水平结果显示,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及不同培训身份的学员焦虑分值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显示年级、专业及职业压力源中组织管理因素及工作负荷因素与住培医师焦虑水平存在正相关(P<0.05)。结论 青海省住培医师焦虑现状高于全国正常人群,该群体职业压力也处于较高水平,压力来源主要集中在组织管理、职业兴趣及工作负荷等3个方面,住培教学管理部门今后应重视住培医师心理健康问题,建立健全住培医师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时疏导住培医师焦虑情绪,减少住培医师心理问题发生。
医院管理
医院信息化建设网络安全与防护问题研究
龙智勇, 陈 姣, 阳赣萍, 邓丽君, 丁长松
2021, 7(6): 675-679.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18
摘要
(
481
)
PDF
(1132KB) (
6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医院信息系统是医院业务不可或缺的部分,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治理与防护对医院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从分析当前国内医院网络安全现状出发,总结医院网络安全存在的隐患和面临的挑战,提出纵深防御体系,网络架构演进和人员安全风险意识以及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治理策略。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驱动下知识产权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
杨静芳, 卞琳琳, 关绍晨, 尹志臣
2021, 7(6): 680-684.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19
摘要
(
345
)
PDF
(1157KB) (
8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统计医院近10年专利情况,研究并分析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为应对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提出专利管理及转化相应对策。方法 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网检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2010年1月—2019年12月申请、授权及转化专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医院近10年专利数量呈波动性上升趋势,专利类型以实用新型专利为主,授权专利主要分布在神经科学和外科学领域,且授权专利数量与科研项目、科研经费之间存在强相关性,专利成果转化缓慢。知识产权管理存在管理水平滞后、专业管理人员匮乏、激励机制难以奏效等问题。结论 医院应建立标准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培养或引进专业化管理团队,加大成果转化激励措施,优化成果转化环境,激发出持续创新活力,从而推进创新型医院建设。
调查研究
医学生海外实验室轮转项目的实践、评估与意义
杜伟伟, 张 蕾, 孙秋丹
2021, 7(6): 685-689.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20
摘要
(
912
)
PDF
(1044KB) (
9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调研北京大学医学部(以下简称“北医”)学生参与密歇根大学实验室轮转项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项目参与者的收获及对其职业发展的影响,为项目的进一步完善和医学生海外实验室轮转项目的继续发展提供借鉴。方法 采用项目文件分析、学生调查问卷等方法,调研北医与密歇根大学的联合实验室轮转项目。结果 学生对该项目的满意度较高,对轮转时长、轮转内容、带教方式等方面也基本认同。学生通过参与该项目,在获得科研的知识和技能、提升解决科研问题的技能、获得跨文化交流及合作的知识和技能、拓展了全球卫生知识等方面获益匪浅。此外,该项目也加强了部分同学致力于科研的使命感,甚至影响他们的职业选择。结论 北医与密歇根大学的实验室轮转项目在学生筛选、轮转安排、带教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基本实现了项目目标。该项目可以在筛选对科研真正感兴趣的学生、给该类同学和导师尽早建立紧密联系、与MD-PhD项目更好地结合等方面进行改进。
医学院校成人学历教育学生生涯适应力现状调查——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
高立雅
2021, 7(6): 690-694.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21
摘要
(
702
)
PDF
(1139KB) (
7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索医学院校成人学历教育大学生生涯适应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大学生生涯适应力量表(college students’ career adaptability questionnaire, CSCAQ)对1 133名医学院校成人学历教育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医学院校成人学历教育大学生生涯适应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男生的生涯适应力显著高于女生(t=5.01,P<0.05);不同年级学生生涯适应力总分存在显著差异(F=3.51,P<0.05),即大一学生得分和大二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三;不同专业的学生在生涯控制上存在统计学差异(F=3.48,P<0.05),即药学专业分别高于医学检验和临床医学;不同工作单位学生生涯适应力在总分和各维度均无差异(P>0.05)。结论 为医学院校成人学历教育大学生建立科学合适的生涯教育辅导体系,有针对性地开展生涯教育活动。
北京某三甲儿童医院职工志愿服务动机的实证研究
胡 波, 郭 蕊
2021, 7(6): 695-701.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22
摘要
(
118
)
PDF
(1193KB) (
95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分析公立医院职工志愿服务动机结构及主要影响因素,探索相关工作的理论创新和综合管理,为未来实践提供一定指导借鉴。方法 2020年3-4月,对北京某三甲儿童医院近一年有过医院志愿服务经历的职工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326份,回收率88.11%。之后,利用Excel 2019和SPSS 21.0数据分析软件对问卷进行整理分析。结果 被调查对象整体六类志愿服务动机得分平均值由高到低分别是价值表达5.9±1.1分、学习理解5.6±1.4分、自我提升5.5±1.3分、职业发展5.2±1.5分、社会交往4.9±1.6分和自我保护4.6±1.7分。不同类型的动机均呈现出随学历和职称增高但动机强度减弱的趋势;除价值表达动机外,呈现随年龄增长动机强度减弱的趋势,同时岗位因素对动机的影响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儿童医院职工志愿服务动机多样化且处于较为积极的水平,价值表达为首要动机。青年职工和护理人员参与志愿服务动机较为积极,高学历、高职称以及医技和科研岗位人员志愿服务动机有待加强。建议进一步促进志愿服务与岗位工作的深度融合与创新设计,发挥专业技能优势,丰富志愿服务活动方式,促进医院职工志愿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专 论
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研究中的热点主题及前沿趋势探析——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
张兰华, 李玉娟, 韩忠东, 田 娟
2021, 7(6): 702-709.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6.023
摘要
(
181
)
PDF
(1278KB) (
62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分析医学信息工程专业教育研究中的热点主题和前沿趋势对医学与信息交叉的“新工科”专业建设和加快医学教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采用文献计量的可视化专业软件CiteSpace绘制出医学信息工程专业研究中各类关键词的知识图谱,从聚类网络中得出了医学信息工程、继续教育、医院信息系统、医学工程、人才培养、人工智能与知识库和医学信息学七大类热点主题,并依据关键词突现词汇和时区图的动态变化分析该专业领域的前沿热点演变历程和趋势。基于分析所得结果,结合医学信息工程专业在我国的研究与建设现状提出需求驱动、基础保障、特色引领和开展合作等若干建议。
新闻公告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4《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4-12-20
《医学教育管理》严正声明
2024-04-17
《医学教育管理》电子刊全新上线啦!
2024-03-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4年征稿通知
2024-03-01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3《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3-11-03
中国期刊协会组织开展“不忘初心 助力基层”主题实践公益活动暨“弘扬太行精神,永葆红色本质”党建活动
2023-09-21
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收录
2023-03-22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3年征稿通知
2023-02-28
《医学教育管理》2022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2-11-16
特别声明
2022-05-26
《医学教育管理》2021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1-12-10
严正声明
2020-07-21
《医学教育管理》荣获北京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期刊等
2019-10-23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2年征稿通知
2022-02-25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1年征稿通知
2021-01-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0年征稿通知
2020-03-05
通知
2020-02-08
《医学教育管理》2019年评价指标发布
2019-12-10
首医期刊联盟系列讲座——“医学论文英文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和常见问题”讲座圆满举行
2018-10-23
《医学教育管理》入选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及影响因子发布
2018-10-23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4《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4-12-20
《医学教育管理》严正声明
2024-04-17
《医学教育管理》电子刊全新上线啦!
2024-03-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4年征稿通知
2024-03-01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3《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3-11-03
中国期刊协会组织开展“不忘初心 助力基层”主题实践公益活动暨“弘扬太行精神,永葆红色本质”党建活动
2023-09-21
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收录
2023-03-22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3年征稿通知
2023-02-28
《医学教育管理》2022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2-11-16
特别声明
2022-05-26
《医学教育管理》2021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1-12-10
严正声明
2020-07-21
《医学教育管理》荣获北京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期刊等
2019-10-23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2年征稿通知
2022-02-25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1年征稿通知
2021-01-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0年征稿通知
2020-03-05
通知
2020-02-08
《医学教育管理》2019年评价指标发布
2019-12-10
首医期刊联盟系列讲座——“医学论文英文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和常见问题”讲座圆满举行
2018-10-23
《医学教育管理》入选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及影响因子发布
2018-10-23
更多...
下载中心
作者署名要求、贡献声明及利益冲突
单位介绍信
作者授权书
论文模板
参考文献著录新格式(GB/T 7714-2015)示例
杂志征订单
更多...
友情链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414151
今日访问
1208
在线人数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