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Rss服务
Email Alert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关于期刊
杂志简介
编委会
被收录情况
联系我们
作者中心
投稿须知
投稿指南
常见问题
审稿中心
评审与编辑
审稿流程
更正与撤稿
出版声明
出版伦理声明
开放获取声明
下载中心
English
2025年4月12日 星期六
当期目录
2021年 第7卷 第4期 刊出日期:2021-08-20
上一期
下一期
专题研究 ( 医学人文教育 )
基于“抗疫精神”的从医榜样教育对医学生职业素养发展的作用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汕头大学医学院“医者之心”(HEART)课程为例
范冠华, 杨棉华, 曾 旸
2021, 7(4): 351-358.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01
摘要
(
446
)
PDF
(908KB)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从医榜样教育是医学人文素养教育的重要内涵之一,汕头大学医学院在基于“医者之心”(HEART)课程体系的医学职业素养培养过程中,嵌入“抗疫精神”引领的从医榜样教育内容,培养塑造医学生职业素养和从医价值观。通过考察该课程纳入支援新冠肺炎抗疫一线医务工作者的从医榜样教育内容后医学生的反馈,探讨影响从医榜样对医学生影响力的潜在影响因素。方法 对汕头大学医学院的各年级修读过“医者之心”(HEART)课程的医学生进行多时点问卷调查和定性访谈,以期明确对医学生从医榜样学习的分布特征和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结果 从医榜样教育对医学生的学习动机、职业素养认知、自我防护意识与措施、志愿服务意愿等维度有显著影响(各问项中位数均>3)。从医榜样对更多的高年级本科生影响较小(大一至大五学生,OR:1、1.112、0.702、0.531和0.485);从医榜样对口腔医学专业学生的影响,比临床医学和护理学专业学生的影响稍大(OR:1.708,95%CI:1.134-2.571);对疫情关注度较高的学生(OR:2.175-2.508,95%CI:1.635-3.849)和对医务人员支援抗疫一线关注度较高的学生(OR:1.391-5.014,95%CI:2.397-10.488),受从医榜样的影响更大;有熟悉的老师或学长曾参与抗疫一线工作的学生(OR:3.367,95%CI:0.650-1.379),所受到的从医榜样的影响更为明显。结论 医学教育中应注意从医榜样教育教学中确定对医学生有积极影响的潜在促进因素,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从医榜样对医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
护理本科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模式现况及其融入“医者之心”(HEART)课程体系的实践——以汕头大学医学院为例
卜柳秀, 范冠华, 杨棉华, 郑少燕
2021, 7(4): 359-365.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02
摘要
(
395
)
PDF
(1005KB) (
15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对医学人文素养的重视,对高素质护理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医学教育对护生人文精神培育方面缺乏足够重视,实效性尚不理想。通过提出以“医者之心”(HEART)课程体系为核心的创新性人文精神培育模式,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开展护理专业及人文特色课程入手,融入医疗服务实践活动、网络交互平台及使用跨学科小组的学习模式来实践护生人文教育的培育。形成多学科交融且贯穿护理教育全程的全方位多层次临床实践创新机制,提升高层次护理人才服务健康中心战略的能力。
汕头大学医学院“医者之心”(HEART)医学人文教育模式与实践——以“医学生公益种子培育计划”为视角
刘锦儿, 范冠华, 许龙水, 林曦粤, 张艾青, 黄武海, 郑少燕, 曾 旸, 杨棉华
2021, 7(4): 366-372.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03
摘要
(
1345
)
PDF
(869KB) (
9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生教育的必然要求,然而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导致医学生在医学人文教育的培养方面受限。汕头大学医学院发展出基于“医者之心”(HEART)社会实践课程及其课程外可选修的扩展性内容,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医者之心”(HEART)课程中,作为该课程的扩展性选修内容,汕头大学医学院学生参加“广东省医学生公益种子培育计划”,开展医疗公益实践活动。方法 对875名参与公益种子活动的医学生进行完成医疗公益实践活动后的问卷调查,并以描述性分析、对比分析等方式进行分析。结果 医学生对实践性医学教育模式有较大的认同感,并在活动中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医德感知水平,同时服务到社区居民。结论 基于“医者之心”(HEART)教育模式与教育理念,通过医疗公益服务学习来进行医学人文教育,取得一定成效。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双培计划”人才培养实践与思考
薄雪峰, 韩小鹏, 全海英, 周 玲, 高 翔, 蒲 放, 张 旭
2021, 7(4): 373-376.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04
摘要
(
914
)
PDF
(710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首都医科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施“北京高等学校高水平人才交叉培养计划——双培计划”,改变教学管理上的单一化,培养方式采取“3+1”模式,近6年来不断加强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交流合作,实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共享,在交叉培养专业人才、实践创新教育、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等方面初见成效,探索并不断完善高校之间联合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机制。
推进“学科—专业一体化”协同发展 加强中西医结合师资队伍建设
刘慧慧, 贾连群, 冷 雪, 杜 莹, 刘羽茜, 杨关林
2021, 7(4): 377-382.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05
摘要
(
648
)
PDF
(850KB) (
10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学科和专业建设协调发展是高校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功能的基础。搞好中西医结合学科建设及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是做好中西医结合团队建设。根据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以及辽宁中医药大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人才培养定位,将“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理念引入到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的建设发展之中,示范性构建“中西医结合学科—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一体化建设模式,以“学科—专业”一体化为依托,以教师培训、教学组织、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及教学评价为“五翼”,中西医结合学科全体教师为主体的多维度教师培育体系,有效提升中西医结合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师的教学及科研能力水平。
教学方法
“后MOOC时代”基于SPOC和CBL的药物分析实验混合式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李 娜, 李 辉, 杨丽娟, 高一乔, 闫慧娟, 孙祥德
2021, 7(4): 383-388.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06
摘要
(
196
)
PDF
(2716KB) (
9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创新教学方法,以新医科建设为抓手,在前期实验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将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 SPOC) 结合以案例为基础 (case-based learning, CBL) 混合式教学应用于药物分析实验教学中,通过线上资源建设、线上和线下教学设计、实验教学评价等,构建线上、线下混合式实验教学体系。教学实践显示,混合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深度参与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全面发展,提高了药物分析实验课的教学质量。
虚拟仿真技术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及探索
潘 晋, 顾 园, 秦啸峰, 王 珂, 陈 辉
2021, 7(4): 389-392,397.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07
摘要
(
200
)
PDF
(879KB) (
11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医学教育中整合先进技术资源、强化医学生学习效果是高等医学教学改革的重要发展方向。作为医学专业主干课程,病原生物学实验是病原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为保证学生掌握病原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的同时,提高学生独立观察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创新意识,培养临床思维,通过利用虚拟仿真实验系统与传统实验教学相融合的方式进行“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模式,在解决本实验课面临的诸多问题的同时,力求多维度提升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程的教学效果。
虚拟仿真技术在《药品经营质量管理》教学中的应用
朱 谡, 文占权, 朱诗宇, 刘传绪, 温晓玲, 张欣颖
2021, 7(4): 393-397.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08
摘要
(
267
)
PDF
(779KB) (
103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虚拟仿真教学法可实现虚拟现实技术与传统教学的融合。基于《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课程中教、学、评一体的虚拟仿真教学的开展情况,通过对学生适应性概况、虚拟仿真技术在GSP教学实践中的问题进行总结,为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优化和开发,以及药品经营与质量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供借鉴。
微信平台在口腔科学教学中应用初探
刘春栋, 张小根, 涂小丽, 张靖雯, 赵芳冰, 申晓青
2021, 7(4): 398-401,410.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09
摘要
(
151
)
PDF
(1021KB) (
8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口腔科学是临床医学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门实践性强、操作技能要求严的学科,对非口腔专业学生来说相对困难。口腔科学的教学在临床医学专业中逐渐受到重视。口腔科学教学由于课时少、知识点多、内容复杂,从而存在教师讲课不畅、学生知识掌握不全面、教学效果差等问题。如何提高非口腔专业的临床医学本科的教学效果是当前《口腔科学》教学改革的重点。随着“互联网+”理念的发展,微信平台可以作为教学的服务平台,为创新教学提供了思路。通过微信群及微信公众平台结合,对于口腔科学教学进行初步尝试和探索,为更好地开展口腔科学教学提供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支持。
研究生教育
借力医院文化环境探索传染病专科医院研究生医德培养的方法及途径
蒋淑红, 李 鑫, 杨志云, 王 莹, 陈 航
2021, 7(4): 402-405.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10
摘要
(
656
)
PDF
(800KB) (
99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医改环境下,临床医学人才的医德培养愈发重要,也越来越引起管理层重视。而医院文化环境对研究生医德培养可以起着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优秀的医院文化,能塑造并铸就研究生良好信念,强化研究生医德养成。结合传染病专科医院自身文化环境特点,探索传染病学研究生医德培养方式,对于传染病专科医院研究生医德培养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医学院校落实研究生导师立德树人职责工作思考与探讨
刘 艳, 富伟能, 隗金成
2021, 7(4): 406-410.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11
摘要
(
562
)
PDF
(878KB) (
97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立德树人是研究生导师的首要职责,但医学院校落实导师立德树人职责面临着立德树人目标与导师角色定位的矛盾、分类培养要求与传统育人观念的矛盾、导学关系升华与师生互动不足的矛盾、强化监督管理与难于考核评价的矛盾。通过分析以上结构性矛盾,提出完善导师遴选机制、培养机制、育人机制与考评机制的有效路径。医学院校需要结合医学研究生教育的具体实际和基本规律,不断探索切实有效的方法途径,提高导师立德树人的实效性。
临床教学
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临床实习教学探索
王时雨, 雷 红, 陈志桥
2021, 7(4): 411-416,425.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12
摘要
(
153
)
PDF
(2334KB) (
8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在线教学逐渐走向“常态化”,临床实习面临着巨大挑战。为保证临床实习质量,以基础主干课程和临床主干课程老师组建线上实践教学团队,根据临床实习大纲,按照教学计划,利用珞珈在线、超星学习通、腾讯会议、腾讯课堂及QQ等软件平台完成临床实习教学,并形成一名主讲教师加一名助教的“双师”教学模式。随着防疫“常态化”需要,已经逐步完善临床实习模式,同时实现了“线上线下、同步异步”相结合的混合式临床教学。
课程建设
口腔医学专业学位本研贯通一体化课程建设
孙卫斌
2021, 7(4): 417-421.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13
摘要
(
805
)
PDF
(1263KB)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3”医学人才培养是卓越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本科到专业学位研究生一贯制的培养机制。但多年来,口腔医学教育界对这种本身属于本研贯通培养的课程建设重视不够。回顾口腔医学进行本研贯通课程一体化建设的客观要求,介绍口腔医学人文学、口腔专业课程、临床模拟训练和循证医学课程4个板块课程建设,分析一体化课程建设的基本设计和课程内涵。并通过分析目前专业学位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以期厘清思路,加强口腔医学本硕博贯通培养,实现口腔医学教育从本科教育为主体向以博士教育为主体的课程设计与建设升级。
素质教育
“三全育人”视域下音乐审美教育路径探新——以首都医科大学为例
寇瑾妍
2021, 7(4): 422-425.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14
摘要
(
461
)
PDF
(763KB) (
12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三全育人”的思想体系全方位实现育人的理念和目标,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实践方向。当前高校音乐审美教育易流于形式,制约医学生审美能力提升与教育效果。首都医科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的音乐审美教育正在逐渐脱离“音乐教育即审美教育”的传统观念局囿,实践路径更为广泛,注重增强音乐的审美体验、学生的主动实践和开阔的文化视野。这种以“三全育人”的方式培养“完整人”的音乐审美教育理念,需要更为广泛有效的实施路径。
医学院校图书馆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路径研究——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
龚瑞怡, 梁莺瑜, 徐哲晟, 胡姗姗, 俞凯君
2021, 7(4): 426-430,436.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15
摘要
(
924
)
PDF
(804KB) (
114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以上海健康医学院为例,了解医学生人文素养情况和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现状,探讨图书馆开展相关教育的路径、方法和举措。方法 选取上海健康医学院各学院2017级〖FGS〗~〖FGN〗2020级的345名本科生、高职生为调查对象,进行线上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情况普遍不理想,学校图书馆资源的建设、推广、利用与医学生人文素养需求及培养要求匹配度不够,图书馆的教育职能未得到充分发挥。结论 医学院校图书馆须从创新并推动图书馆文献检索课程改革出发,通过构建人文素质教育交流合作平台,最大程度地发挥资源优势,努力成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中坚力量。
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改革背景下温病学思政教育探索与实践
杜宇琼, 张秋云, 夏 蓉, 马重阳, 朱智耀
2021, 7(4): 431-436.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16
摘要
(
800
)
PDF
(3260KB) (
10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将课程思政教育全面深入高校教学课程已经成为中医药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的重要目标。作为中医学重要的经典及专业课程之一,《温病学》的教学内容中蕴含着丰富的课程思政元素。在前期对2018级中医学本科五年制学生开展课程思政需求的问卷调查基础上,进行学情分析。并以此为依据,在《温病学》教学内容中融入和渗透思想政治教育,从爱国情怀和奉献精神、救死扶伤的医学精神、职业伦理和道德、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文化传承与创新创业等多角度探索实施温病学课程思政的有效路径,达到增强爱国精神、培养奉献精神、培育传承精神、激发创新精神、唤起人文精神的目的。以期在传授温病学知识的同时,构建思政教育与温病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环境,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知识传授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同频共振,为中医药事业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学科建设管理
医学院校临床医学学科建设创新机制与对重研究
李 蕴, 章莹雪, 李文斌, 李继胜
2021, 7(4): 437-440,468.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17
摘要
(
840
)
PDF
(1111KB) (
100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科技创新是医学发展的基石,是培养高水平学科专业人才、产出高水平创新成果的重要渠道。临床医学是传统优势学科,是医学院校的创新引擎,而对于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在新医学发展和一流学科建设背景下,临床医学学科的创新发展面临诸多短板,尤其是科研资源单一及缺乏复合型高水平人才等。针对国内设置临床医学的主要综合大学以及独立设置的医学院校临床学科高水平创新成果对比,以及阻碍临床医学创新发展面临的问题,探索临床医学学科的高精尖建设思路,对于临床医学创建高精尖学科具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师资队伍建设
预防医学专业课教师脱产培训意向及影响因素分析
漆光紫, 何 琳, 庞伟毅
2021, 7(4): 441-444.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18
摘要
(
136
)
PDF
(722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探讨预防医学专业课教师脱产到实践教学基地学习的意向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3月以在线网络调查的方式对广西2所高校的52名预防医学专业课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52名研究对象中,86.5%的人认为脱产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ation, CDC)学习有必要;75.0%的教师有意向到CDC脱产学习。对于脱产学习,研究对象考虑的问题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脱产学习期限(86.5%),脱产学习能否提升专业知识和技能(73.1%),脱产学习对提高教学水平和质量是否有帮助(69.2%),学习的岗位工作内容与专业是否匹配(63.5%),CDC是否愿意接收并支持教师的学习(59.6%);大多数人认为脱产学习的时间期限安排为6个月比较合适。结论 大部分预防医学专业课教师期望能到实践教学基地进行脱产学习,同时教师们对脱产学习的时间期限、效用和制度保障等都非常关注。
医院管理
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践经验分享
刘 焱, 张 强, 段忠辉, 王 璐, 胡中杰
2021, 7(4): 445-449.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19
摘要
(
169
)
PDF
(820KB) (
10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形势依旧严峻,北京佑安医院作为北京市定点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建立起一套合理完备的应急救治体系十分关键。从组织架构、人员分工、收治流程等方面对北京佑安医院现有应急救治体系进行总结,明确了各环节的疫情管控重点。结合本次疫情的处置经验,总结出“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工作模式及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等一系列完备的诊治流程,可以有效确保医院的各项诊疗活动正常运转,具有实际可操作性。
广义模糊DEA模型在区域医疗资源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阮轶磊
2021, 7(4): 450-455.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20
摘要
(
442
)
PDF
(841KB) (
96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目的 通过建立公立医院合作决策模型,实现在任选决策单元中选择最佳合作伙伴,提升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区域内医疗资源最佳配置。方法 在传统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对模糊指标和任选决策单元具有更好适用性的广义模糊DEA合作决策模型,通过输入职工总数、病床数、年门急诊量、出院人数、总收入、医院等级评价等指标信息,计算出某一区域内不同医院的合作效率区间,从而实现在任选决策单元中科学选择最佳合作伙伴。结果 以河南省某地区10所医院为例进行分析验证可知,广义模糊DEA模型对该区域内公立医院之间的合作决策具有很好的效果,可有效为区域内任一医院选择最佳合作伙伴。结论 与传统DEA方法相比,广义模糊DEA方法更具灵活性,能较好地评价复杂模型,可以对任选决策单元中的个体实现最优合作决策选择,为实现区域医疗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决策支撑。
院校管理
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四大路径
陈传林
2021, 7(4): 456-463.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21
摘要
(
975
)
PDF
(743KB) (
91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教学管理队伍状况直接关系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要提高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与管理水平,必须加强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根据“队伍建设”的构成要素及其制约因素的基本内涵,结合目前教学管理队伍现状,综合运用教育学、管理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研究的思维方法与研究成果,从更新管理理念、提升个体素质、完善群体结构以及建立制度保障体系四大路径,对高等医学院校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建设进行全面系统而具体深入的研究,以期推动与促进高等医学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并取得明显成效。
国外医学教育介绍
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医学院仿真医疗环境中扩展沉浸式临床教学(CLEIMS)项目介绍
杨祥云, 李占江
2021, 7(4): 464-468. doi:
10.3969/j.issn.2096-045X.2021.04.022
摘要
(
741
)
PDF
(1094KB) (
108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澳大利亚Griffith大学医学院较早地开展了仿真医疗环境中的扩展沉浸式临床教学(clinical learning through extended immersion in medical simulation, CLEIMS)项目,即在校园建立模拟真实医疗环境的临床技能中心,让学生集中一周沉浸在高度仿真的工作环境进行医疗实践,为他们提供独立思考、决策及操作的机会。CLEIMS融合了PBL教学法、跨专业学习法与工作坊等形式强化医学生的临床技能培训,经过10年的实践、完善,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已成为该校的特色课程。通过全面介绍CLEIMS项目的设置、实施流程和应用优势,希望能为我国医学仿真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新闻公告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4《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4-12-20
《医学教育管理》严正声明
2024-04-17
《医学教育管理》电子刊全新上线啦!
2024-03-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4年征稿通知
2024-03-01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3《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3-11-03
中国期刊协会组织开展“不忘初心 助力基层”主题实践公益活动暨“弘扬太行精神,永葆红色本质”党建活动
2023-09-21
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收录
2023-03-22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3年征稿通知
2023-02-28
《医学教育管理》2022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2-11-16
特别声明
2022-05-26
《医学教育管理》2021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1-12-10
严正声明
2020-07-21
《医学教育管理》荣获北京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期刊等
2019-10-23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2年征稿通知
2022-02-25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1年征稿通知
2021-01-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0年征稿通知
2020-03-05
通知
2020-02-08
《医学教育管理》2019年评价指标发布
2019-12-10
首医期刊联盟系列讲座——“医学论文英文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和常见问题”讲座圆满举行
2018-10-23
《医学教育管理》入选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及影响因子发布
2018-10-23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4《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4-12-20
《医学教育管理》严正声明
2024-04-17
《医学教育管理》电子刊全新上线啦!
2024-03-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4年征稿通知
2024-03-01
《医学教育管理》继续入选2023《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
2023-11-03
中国期刊协会组织开展“不忘初心 助力基层”主题实践公益活动暨“弘扬太行精神,永葆红色本质”党建活动
2023-09-21
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22)》收录
2023-03-22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3年征稿通知
2023-02-28
《医学教育管理》2022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2-11-16
特别声明
2022-05-26
《医学教育管理》2021年评价指标发布
2021-12-10
严正声明
2020-07-21
《医学教育管理》荣获北京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期刊等
2019-10-23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2年征稿通知
2022-02-25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1年征稿通知
2021-01-20
《医学教育管理》增刊2020年征稿通知
2020-03-05
通知
2020-02-08
《医学教育管理》2019年评价指标发布
2019-12-10
首医期刊联盟系列讲座——“医学论文英文摘要撰写的基本要求和常见问题”讲座圆满举行
2018-10-23
《医学教育管理》入选2018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源期刊及影响因子发布
2018-10-23
更多...
下载中心
作者署名要求、贡献声明及利益冲突
单位介绍信
作者授权书
论文模板
参考文献著录新格式(GB/T 7714-2015)示例
杂志征订单
更多...
友情链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图书馆
中国知网
万方数据
更多...
访问统计
总访问量
915299
今日访问
3045
在线人数
31